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本人结合微腔理论,设计了顶发射有机白光器件,此器件适合诸如近眼微显示等产品的需要,器件结构为:Si/Ag/Ag2O/m-MTDATA(30nm)/ NPB(5nm)/ DPVBi(1,2,3nm)/ DCJTB:Alq3 (2%:5nm)/ Alq3(48,47,46nm)/ LiF(1nm)/Al(1nm)/Ag(20nm),在选定490nm的谐振波长时,通过调节电压以及DPVBi和掺杂层的厚度来实现对器件发光色度的调节。通过对比相同结构底发射和顶发射器件,由于微腔对模式的选择导致490nm处发光强度相对红光明显增大。这样便与DCJTB:Alq3层发射的红光互补产生白光。当DPVBi厚度为1nm,电压为9V时,器件的色坐标为(0.33,0.34),非常接近白光等能点。2.本人首次使用高折射指数的材料MoOx作为光输出耦合层,通过对器件的增透膜厚度的优化制作了硅基顶发射有机白光器件。器件结构为Si/Ag(60nm) /MoOx(2nm)/ NPB(50nm)/ DPVBi(7nm)/ rubrene(0.2nm)/ Alq3(43nm)/ LiF(1nm)/ Al(1nm)/Ag(20nm)/ MoOx。结构中将染料rubrene以超薄层的形式引入到白光器件中,利用菲涅耳系数矩阵法推导多层膜系统的透射率公式,并结合实验,优化了增透膜的厚度。随着MoOx厚度的增加,在460nm左右的蓝光区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发光峰,这是由于当MoOx厚度增加到一个合适值时,就会对一个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增透的作用,色坐标逐渐向白光等能点(0.33,0.33)靠近,实现了对白光色度的调节。当角度从0°变化到30°时,光谱峰值蓝移4nm,这样的蓝移程度并不明显,使得器件更接近在直视型显示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