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棕榈酰化修饰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一种,是可逆的蛋白质修饰,发生棕榈酰化修饰是指在蛋白质半胱氨酸侧链的巯基加上棕榈酰酸基团,棕榈酰化修饰对于蛋白质定位、相互作用和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棕榈酰化修饰是由一类蛋白质棕榈酰基转移酶催化的,因其活性中心含有保守的DHHC motif,因此也被称作DHHC酶家族。Caveolin1(CAV1)是Caveolae的重要结构蛋白。Caveolae是细胞质膜上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棕榈酰化修饰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一种,是可逆的蛋白质修饰,发生棕榈酰化修饰是指在蛋白质半胱氨酸侧链的巯基加上棕榈酰酸基团,棕榈酰化修饰对于蛋白质定位、相互作用和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棕榈酰化修饰是由一类蛋白质棕榈酰基转移酶催化的,因其活性中心含有保守的DHHC motif,因此也被称作DHHC酶家族。Caveolin1(CAV1)是Caveolae的重要结构蛋白。Caveolae是细胞质膜上的穴样凹陷,直径大约是50-100 nm,Caveolae在物质运输和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CAV1能够发生棕榈酰化修饰,棕榈酰化位点为133、143和156位的半胱氨酸。目前对于CAV1的棕榈酰基转移酶是谁,以及CAV1的棕榈酰化修饰的意义并不是很清楚,本文主要围绕这些展开。在实验室之前的研究中,纯化白色脂肪组织中的脂滴蛋白后进行Acyl-RAC assay分离出棕榈酰化蛋白再进行质谱鉴定,结果表明纯化出来的蛋白质有CAV 1。Real-time qPCR结果表明,在脂肪组织中较高表达的棕榈酰基转移酶有DHHC2、DHHC4、DHHC5、DHHC6、DHHC7 和 DHHC20。通过 Acyl-RAC assay技术,从中筛选出DHHC20为CAV1的棕榈酰基转移酶,并且发现CAV1的棕榈酰化作用并不影响CAV1与Cavin1的相互作用,DHHC20对于CAV1的细胞质膜定位和Caveolae的形成或者稳定是必须的,这些对研究CAV1棕榈酰化修饰的意义和Caveolae结构的形成或者稳定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肝癌是导致癌症患者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肝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肿瘤,大多数病例发现于晚期,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接近1。由于潜在危险因素的患病率各不相同,世界范围内HCC的发病率具有异质性。肝细胞癌(HCC)在东亚和非洲的发病率最高,据估计,72%的病例发生在亚洲(其中中国部分超过50%),10%在非洲,拉丁美洲,7.8%在欧洲,5.1%在北美,4.6%在大洋洲。其中美国和欧
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是一种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已被用作生物防治武器,用于防治温带农林害虫、植物病原微生物以及线虫等。同时,粉棒束孢作为冬虫夏草中的定殖真菌,严重危害冬虫夏草的(Ophiocordyceps sinensis)寄主蝙蝠蛾幼虫的饲养,引起了资源昆虫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本论文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ATMT)方法构建粉棒束孢DGPH5品系的突变子库
花岗岩残积土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非饱和区域性特殊土,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粒度组成情况导致其工程性质遇水会发生劣化现象,具有易崩解的特性,且福建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长期处于干湿循环作用中,为花岗岩残积土的遇水崩解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导致该地区易发生滑坡、崩岗等自然灾害,对岩土工程实践也造成了诸多困扰。因此,本文以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干湿循环作用下花岗岩残积土的浸水崩解、大气崩解
天然产物与新药开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物种为了保证自身的生长和繁衍,体内部分基因会发生突变,这些突变则引起了物种体内次生代谢产物(即天然产物)的变化,使天然产物表现出独特的结构特征与显著的生物活性。虽然目前所发现的天然产物很少能直接开发成新药,但是通过在其原有骨架上进行一定的结构修饰,可提高其成药率,因此天然产物已经成为新药开发一个重要来源。自然界中的植物以及高等真菌等生物种类
带通器件是光通信系统信号提取、激光系统波长选择及测量系统信息感知的关键,而窄化带宽可进一步提高信道选择精准度、激光光谱精细度和测量精确度。具有高品质因子的回音壁微腔是实现窄带滤波器件的理想选择,但单个波导耦合的回音壁微腔通常呈带阻特性。采用一对耦合波导可实现带通输出,但其集成度和长期稳定性受限于波导与微腔之间的分离式耦合结构。为实现高度集成、稳定且与光纤兼容的带通回音壁微腔,本文提出并在标准单模光
基于分子识别在自然界与生理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论文从平面大环与三维分子笼的角度设计并构建了两类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主体分子,即双N翻转phlorin与酰胺分子笼。一方面,双N翻转phlorin吡咯环的NH基团翻转裸露在外部,易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感受外界的化学环境;另一方面,具有三维结构的酰胺分子笼具有结构稳定、分子识别位点(如酰胺基团)多、可以从不同空间角度与客体作用的优点。本论文主要的内
海洋放线菌是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新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红树林植物因其独特的生境蕴含了丰富的共附生海洋放线菌,成为分离海洋放线菌资源的重要研究对象。相关研究表明,红树林生境来源的放线菌可以产生包括抗菌活性在内的多种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因此,红树林植物来源放线菌资源已成为勘探发现新抗菌药物的重要菌源。本论文从海南西部海岸采集的10份红树林植物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63株放线菌,对其中16株
背景与目的:骨缺损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的疾病,血管再生和血液循环的重建在骨科中的骨缺损和骨折的愈合、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液重建和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预防和治疗中都有重要意义。血管再生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的发展为这类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选取种子细胞移植促进血管新生是重要思路之一。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
滚动球轴承由于其具有摩擦力矩小,润滑和维护容易,互换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旋转机械之中,特别是高速旋转的机械设备。轴承的制造精度、稳定性及其安全性能几乎完全决定了所在主机设备的好坏。随着主机设备的不断发展,对轴承的可靠性和振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轴承进行故障仿真,了解其在局部故障下的加速度振动响应,分析其动态特征,以及机理研究,对轴承故障检测和智能故障诊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样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系统在肺结节筛查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共三个研究目标:1、比较AI系统和医师读片对所有结节和不同类别的结节的检出效能,分析两种方法的漏诊、误判。2、评价AI系统对结节进行恶性风险评估的精确度。3、定量分析AI系统提取结节的特征参数,寻找特征参数的临界值,评价其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 PACS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