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承接了大批国际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支撑了中国近20年的快速发展。这是一种快速投身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明确自身定位,参与国际分工,寻求经济发展的“赶超模式”。然而,在享受了加工贸易带来的福利之后,一些负面效果也逐渐显现,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贸易条件恶化、贸易争端四起,中国陷入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陷阱”,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服务外包应运而生,犹如加工贸易的孪生兄弟。服务业一直是中国的产业短板,而且具有资源消耗少、解决就业多的特点,发展服务外包更是能够吸引跨国投资,发展高端服务业,承接第二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因此服务外包被政府和学界普遍看好,中国开始走上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的道路。有不少学者认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谋求产业升级的前提,就是要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而不要太介意是低端融入还是高端融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有实际加入到全球生产和贸易网络中才能够找到通往工业化国家市场的途径。我国应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嵌入全球价值链,以内生经济变量改进为方向,实现价值链的优势重组和主动攀升。这种观点笔者也认同。但是,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发展加工贸易的经验和教训还犹在耳边,发展服务外包,中国一定要避免重走低端代工的老路。全球价值链是个由不同国家的众多企业所组成的复杂生产网络,不同的企业在生产网络中的权利是非对称的,地位有高有低,在整个价值链条中获得的利益也不同。如果中国企业仅仅满足于以接包的方式参与分工,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培育自己的核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那么当接包方数量增多,竞争加剧之时,处在价值链不利位置的中国企业必将面临又一次的比较优势困境,并遭受价值链核心企业的盘剥。到时,服务外包将成为另一版本的加工贸易,中国的企业只能依靠成本优势赚取微薄的利润,而且随时面临着成本更低的国家的竞争。本文致力于分析服务外包的全球价值链中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并站在国家的立场,提出如何从服务外包入手,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并逐渐掌握核心环节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