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的勘探开发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通过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认为:早侏罗世延10辫状河沉积的储层处于陕北斜坡区域性西倾大单斜的构造背景下,储集性能良好。研究区P26-31区块延10油藏已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但采出程度低,剩余油挖潜能力大。因此要提高采收率,对储层的地质研究尤为重要。在储层特征的研究中,弄清良好的渗透性砂体的形态及其展布是重点,即精确定位延10辫状河道砂体的规模、形态和展布,并精细刻画有效砂体的物性特征分布,对于盘古梁油田延10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为理论指导,以岩心、测井解释及油田生产动态数据为基础,对研究区侏罗系延安组延10油层组进行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相、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运用Petrel软件进行储层地质建模。通过储层三维的构造、岩相和属性参数模型来反映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后期的剩余油预测及数值模拟奠定基础。论文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研究区延10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由砂体上倾方向的岩性遮挡而形成圈闭,含油区往往分布在优势砂体和构造高部位的叠加区。(2)应用沉积旋回原理,结合标志层、侵蚀面及厚度原则,对延10油层组进行了地层划分和对比,把延10划分为延101、延102两套砂层组。(3)综合岩心、测井曲线的沉积相标志,将延10沉积相划定为辫状河沉积,优势储层主要分布在河床沉积亚相中的河道沙坝(心滩)微相中,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4)延10储层物性较好,孔喉特征评价属于中等,砂体展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平面上沿宽泛的辫状河道分布,垂向上砂体较厚且分布稳定。(5)根据沉积相、岩性、物性和孔喉特征建立的研究区储层评价标准,延101、延102两套砂层组都以II类储层居多,I类储层次之,其中延102砂层组的I、II类储层比延101多。(6)根据延10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原始频率和储能丢失曲线以及岩电模型,将孔隙度下限定为Φ=13%,渗透率下限定为K=3mD,声波时差定为238μs/m,地层电阻率定为8Ω·m,以此来划分有效砂体并为储量计算提供参数。(7)通过对粒度韵律、层理构造、隔夹层和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级差的研究,得出辫状河道沉积的延10储层垂向上和平面上非均质性均较强。(8)应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延10储层的地质模型。构造模型反映出东高西低的构造特征和两期砂体沉积的继承性。岩相模型反映出典型的辫状河沉积特点。属性参数模型中渗透率、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有很好的正相关性。(9)属性参数模型表明,孔隙度和渗透率主要受岩性控制,含油饱和度主要受构造控制。通过油藏储量计算,P26-31区块延10储层地质储量为36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