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肝癌患者明确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其切除率仅仅为20﹪~30﹪。另外,大量研究证明对于小于3cm的病灶,射频消融的治愈率不亚于外科手术,因此具有微创等优点的射频消融术已经成为肝癌局部治疗的常见方法之一。据有关学者研究显示,射频消融过程中由于电极能量传递的阻碍、肿瘤血管干扰热能的聚集等原因,使消融灶的不同区域组织损伤程度及形式不同,因此推测影像学表现也应该不同,而磁共振成像技术中T1值、T2值及ADC值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组织的微观结构及特征,所以本实验旨在研究射频消融术后不同时间段病灶中心区及周边区T1值、T2值及ADC值的变化及其规律、病理生理变化在影像学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影像学资料。 材料和方法:取荷瘤种兔后腿瘤株组织制成组织块,对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行开腹直视种植,皆种植于肝左叶。种植后第15d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成功建立VX2肝癌模型18只。从18只模型中随机取出4只,作为消融前组,余14只模型行开腹射频消融(术中一例兔子死亡)。术后取出12只兔子随机分成3组:术后当天组、术后第3d组、术后第5d组,每组4只(余一只兔子作为备用组)。四组兔子分别于规定时间行MRI检查,采用GEDX3.0T成像系统首先行常规T1WI和T2WI序列扫描,再行DWI检查,DWI检查用EPI序列,b值取0和300s/mm2。通过GE4.4工作站自带软件进行后处理,从T1WI、T2WI及ADC图像上分别测得T1值、T2值及ADC值(MR检查中一例兔子死亡,备用组纳入实验)。MR检查结束后取标本,按照扫描方向切层,HE染色,镜下观察并记录。 结果:术前兔VX2肝脏瘤灶呈均匀低T1及高T2信号,边界清晰。DWI呈高信号。大体病理:肿瘤呈灰白色结节,无包膜,剖面呈鱼肉样,无液化坏死,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晰。镜下病理: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弥漫性分布,可见癌巢及新生毛细血管。瘤株中心无液化、坏死,中心区及周边区肿瘤细胞生长无明显改变,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相关,图像呈均匀信号,中心区T1值、T2值及ADC值与周边区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当天,瘤灶中心区呈低、等T1混杂信号,低T2信号;周边区呈低T1,高T2信号,边界尚清。DWI中心区呈低信号,周边呈高信号。大体病理:肿瘤体积增大,中心区见灰白色坏死组织及少量出血和点状黑色碳化组织;周边区组织淤血、水肿。镜下病理:中心区呈凝固性坏死,肿瘤细胞结构显示尚清,并见红细胞浸润;周边区细胞肿胀变性,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邻近肝窦充血。术后中心区T1值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中心区出血、碳化及凝固性坏死相关。术后当天中心区及周边区T2值及ADC值比术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凝固性坏死及细胞水肿相关。DWI中心区呈低信号,考虑与肿瘤细胞坏死,水分子弥散受限减轻有关;DWI周边区呈低信号,考虑与细胞水肿有关。本组中心区T1值、T2值及ADC值与周边区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射频消融对不同靶区细胞的损伤程度不同相关。 术后第3d瘤灶中心区呈稍低T1、低T2信号,周边区呈低T1信号,高T2信号。DWI中心区呈低信号,周边区呈高信号。大体病理:中心区见灰白色坏死组织;周边区组织淤血,水肿带略增宽。镜下病理:中心区肿瘤细胞结构显示欠清,胞核碎裂,凝固性坏死加重;周边区细胞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中心区及周边区T1值各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出血吸收及其复杂的演变过程有关。术后当天中心区和周边区T2值、ADC值与术后第3d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凝固性坏死及细胞水肿是一渐进性过程相关。本组中心区T1值、T2值及ADC值与周边区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射频消融对不同靶区细胞的损伤程度不同及演变过程不同相关。 术后第5d瘤灶中心呈稍低T1、低T2信号,周边区呈低T1信号,高T2信号。DWI中心区呈低信号,周边区呈高信号。大体病理:中心区见灰白色坏死组织,略变软;周边区水肿。镜下观察:中心区肿瘤细胞坏死加重,部分细胞结构显示不清,细胞核碎裂加剧;周边区见炎细胞浸润、并见少量肉芽组织增生及纤维组织。中心区及周边区T1值各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中心区及周边区T2值与术后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中心区及周边区T2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区ADC值术后当天组与术后第3d组相比,术后第3d组与第5d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边区ADC值术后第3d组与第5d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心区ADC值渐进性增高,考虑与凝固性坏死进展有关;术后周边区ADC值渐进性增高,于第5d略有下降,考虑与纤维组织出现和周边细胞水肿减轻有关。 结论:兔VX2肝癌射频消融前后T1值、T2值、ADC值改变与病理生理变化相符合,T2值及ADC值能较早地了解射频消融术后的病理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