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枸杞子既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又是食品,它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功能。为确证其生物活性作用的有效成分,本文立题研究枸杞多糖纯级分LBP—X的特性及其生物活性。旨在从分子水平上,提供功能因子LBP—X作为第三代功能食品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依据,其主要结果如下: 1.功能因子LBP—X的特性 分离、纯化分级 经萃取、离子交换层析、透析等方法,从宁夏枸杞中获得了枸杞多糖的纯级分LBP—X,研究证明LBP—X为一种具有多项生理活性的酸性杂多糖—蛋白复合物。 对食品加工性质的影响 将LBP—X添加到不同食品中,在不同pH值条件下,观察不同浓度的LBP—X对食品性质的影响,LBP—X不影响面粉及淀粉的性质。为进一步研究功能因子LBP—X在食品中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条件。 2.功能因子LBP—X的生物活性作用: 降血糖作用 医学序贯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功能因子LBP—X 10mg/(kg·d)剂量,有显著地降低由四氧嘧啶诱导发生的糖尿病兔的血糖,并使糖耐量曲线明显下移的作用。血糖下降平均值(mmol/L):8.12(空腹)和14.13(餐后2hr);而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无任何影响。经配对序贯试验比较,LBP—X的降血糖作用优于粗品LBP,LBP血糖下降平均值(mmol/L):4.09(空腹)和6.83(hr);更优于枸杞子,LBL.血糖下降3.98(空腹)和5.55mmol/L。LBP—X降血糖有效率为100%,假阳性率仅为1%。 降血脂作用 医学序贯试验研究结果还表明:功能因子LBP—X 10mg/(kg·d)剂量,有明显地降低由四氧嘧啶诱导发生的高脂血症兔血清胆固醇(TC4.27mmol/L)和血清甘油三酯(TG 3.50mmol/L)、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而对正常兔血脂无影响。LBP使血脂下降平均值为TC 3.82、TG 1.69mmol/L,LBL.为TC 3.39、TG 2.77mmol/L。降血脂有效率均为100%,假阳性率为5%。 抗疲劳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功能因子LBP—X 5mg/(kg·d)、10mg/(kg·d)、20mg/(kg·d)、50mg/(kg·d)及100mg/(kg·d)五个剂量和LBP10mg/(kg·d)均能显著提高小鼠体内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储备量;提高运动前及游泳后90min及150min乳酸脱氢酶活力;降低运动后血尿素的增量,加速体内血尿素的清除速率。肌糖原(MG)储备增长率为14.24~64.93%,对照组为5.80%;肝糖原(LG)从40.00~83.33%,对照组仅为8.86,差异均为极显著性(P<0.01)。其中LBP—X 10mg/(kg·d)分别为64.93(MG)和83.33%(LG), ’97博士研究生论文 功能因子LBP的研究;LBPl的特性及其生物活性LBP 10mg/(k·d)为 28.82%(MG)和 65.71%(LG人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0< 0.of);运动前 I。DH增加率为 9.52~15.26%,泳后 906in为 10.00~19.31%,其中 LBP-X 10mg/(kg·d)分别为 15。26和 19.31%,LBP 10mg/(kg·d)分别为10.96%和12.86%%,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of);lUN增量在8.gi~23.78%之间,其中LBP一X 10ms/(k·d)为8.91%,LBP 10mg/(k·d)为 11.0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小鼠抗疲劳作用以 LBP—X10mg八kg·d)效果最佳,高剂量无明显优势,且LBP—X低剂量u~20mg/(k·d))均优于粗品 LBP。 ·免疫增强及免疫调节作用 通过拘亿多糖纯级分LBP—X上述五个剂量与粗品 LBP对小鼠兔疫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进一步验证了 LBP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结果显示,LBP—X五个剂量均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加兔疫器官的重量;增加小鼠溶血素(HCs。)含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小鼠迟发型过敏反应及E一玫瑰花环形成百分率。LBP—X 10mg八kg·d)效果最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O<0.of人与阳性对照组LBP 10mg/(k,d)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①.05或PMO.of)。LBP—X 5~20mg/(kg·d)效果明显优于粗品 LBP,以 10mg/(kg·d)剂量最佳。 本项研究揭示了拘桔子的多项生物活性功能,并确证其生物学活性作用的功能因子为构施多糖。拘相多糖纯级分LBP—X的效果显著优于拘相多糖粗品LBP,其量效关系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强,有效域值范围在5~20mg八kg·d人50~100mg八kg·d)不能显示更强的效应,最适剂量为LBP—X 10mg/(k·d)。统计学上似呈poisson分布O一5)。此种剂量效应关系,能在生物体生理代谢活动的基础理论和中药药理学“神经一内分泌与免疫调节网络”学说的相互应证中得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