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就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ujunhong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用“两旺两难”来描述,“两旺”是指毕业生的供应数量旺盛和毕业生的需求数量旺盛。“两难”是企业招聘到满意的毕业生难和毕业生顺利找到一个适合的工作实现理想就业难。换而言之,也就是形成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企业也招聘不到与岗位相匹配的人才”的“就业鸿沟”。要跨越这条“就业鸿沟”,既要从企业的人才需求等客观因素出发,又要从大学生自身等主观因素上寻找原因,还要考虑高校和政府也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用。本文试图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因素,从而提升其就业能力和就业绩效。实践中发现,基层工作角色实践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未来就业方向,并在工作过程中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要求。因此,本文围绕基层工作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就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探讨基层工作角色实践各因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就业绩效的关系。运用SPSS和AMOS软件处理调研数据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主要方法包括: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等,并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合实证得出结论。从高校、政府、大学生自身和企业四个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绩效的影响因素、从而找出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绩效的方法,进而提出对策和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1)基层工作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层工作角色实践各维度中,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能力的各维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基层工作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就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层工作角色实践各维度中,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绩效有显著影响;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就业绩效有显著的影响。(3)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维度中,职业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对就业绩效有显著影响;团队学习能力对大学生就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4)大学生就业能力在基层工作角色实践和就业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职业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在科技创新活动与就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职业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与就业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团队学习能力在科技创新活动与就业绩效之间没有中介效应,团队学习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与就业绩效之间没有中介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文章从大学生自身、高校、政府和企业4四个角度给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绩效的对策建议:从大学生自身发角度出发,多参加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从高校和企业角度出发,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为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渠道和平台;从政府角度出发,要重视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全面性。
其他文献
<正> 虚实乃中医辩证之纲,施治之本,所系者重矣!然临床中常见之虚证实证,辨治并不困难,纵有大虚大实,亦不乏补泻法则;但对虚实夹杂之症,其中轻重缓急,若非体察细致,处治精当,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强烈的震波冲击了与震中汶川仅一山之隔的德阳市:紧邻汶川的绵竹、什邡两个县级市损失惨重;德阳市区及广汉、罗江、
数字媒体艺术泛指使用各种数字、信息制作的各类形式的艺术作品。其表现形式包括:信息与艺术设计、数字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网游、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移动媒体及影视广告设
中医汗法适用于外感病证、湿邪所致疾病、痹证、出疹性疾病、郁热内蕴证、水肿病症、头痛、鼻疾、喉疾、脾胃疾病、外科疾病等多种病症,实际治疗时应遵循辨证施治原则,准确掌握
《普通语言学教程》用了许多比喻来阐述语言学观点,在全面考察该书内容之后发现,除了索绪尔自己创造的比喻外,作者还引用了一些其他学者的比喻。针对不同的比喻,索绪尔所持的
竞争力水平是衡量大学能力的重要标尺,明晰大学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发展趋势,对于协调利益与教育的关系,实现大学的全面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学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贡献主要
通过对日语学习者敬语习得的难点现状分析,依此结合教学这一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敬语教学,提出提高日语敬语教学效果的途径。强调敬语教学应以人为本,希望对高校的日语教
随着现代社会社交媒体的普及,影视作为其中一种传播类型,为群众了解社会动态,把握社会发展现状提供了更便利的途径。影视中所包含的文化通过影视内容和媒体态度对大众的意识
推进税收现代化和税收改革,是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制度保障,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内容。随着“营改增”、“放管服”改革、“税务机构改革”的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给税务机关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税收征管手段的不断进步,对税务干部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税务干部的需求也变得多种多样,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匹配直接决定了工作的完成度和人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