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的诊断测试中正中神经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和神经传导及腕管入口处神经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40例CTS患者的62例手腕,应用二维超声成像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SWE)进行检查,测量并记录腕管入口处正中神经的CSA和正中神经横切面的SWV;观察正中神纵切面经的回声和结构变化,测量并记录正中神经纵切面的SWV;再进行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检查和神经传导测定,记录腕部拇短展肌的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测量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5时,认为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正中神经纵切面SWV和DML之间呈正相关(r=0.359,P<0.01);正中神经横切面SWV和DML之间呈正相关(r=0.329,P<0.01)。2.正中神经纵切面SWV和正中神经CSA之间呈正相关(r=0.488,P<0.01);正中神经横切面SWV和正中神经CSA之间呈正相关(r=0.456,P<0.01)。3.DML和正中神经CSA之间呈正相关(r=0.253,P<0.05)。结论:神经截面积(CSA)和剪切波速度(SWV)能够显示腕管综合征(CTS)中正中神经的结构改变和硬度改变,与神经传导测定改变的相关性能够提示神经传导功能异常。从而,解释疾病的复杂病理生理的演变过程,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