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及荧光光谱分析检测方法,基于核酸适体与目标分子的高亲和力以及特异性识别作用,结合纳米金生物条码技术及核酸聚合酶、内切酶等工具酶的自身特性,构建了基于酶循环信号放大方法、DNA自组装信号放大方法、滚环复制与自组装循环放大相结合、等温链置换放大方法以及滚环复制放大方法,实现了生物小分子、基因及DNA甲基化酶等肿瘤标志物的高灵敏及高选择性检测。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了新型的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器,结合DNA酶循环放大方法实现了对ATP的高灵敏检测。将适体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与DNA酶循环放大相结合,以纳米金生物条码作为信号探针,通过链替代聚合反应,将信号探针与修饰在芯片表面的捕获探针相结合,使检测信号显著增强,以生物小分子ATP为靶分子,检测限达1.3 n M。利用核酸适体的特异性识别特点,提高了检测的选择性,并将该方法用于肿瘤细胞(Ramos)中ATP含量的测定,进一步验证了检测系统的实用性。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复杂生物样品中ATP的选择性分析,为生物学研究、基于检测以及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2、提出了自组装杂交链式反应放大的石英晶体微天平检测DNA的新方法。将自组装杂交链式反应与生物催化沉淀技术相结合,增大了芯片表面的质量,提高了检测灵敏度。通过芯片结合的靶DNA引发杂交链式反应,进一步进行生物催化沉淀,从而将少量的靶DNA转化成大量的沉淀物,放大检测信号,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实现了靶DNA的高灵敏检测,检测限达5×10-11M。检测系统采用捕获探针修饰芯片,提高了系统的选择性,减小了非特异性吸附,有望用于单核苷酸多态性方面的研究。3、基于等温循环链置换聚合扩增技术,设计了ATP高灵敏检测的荧光传感系统。通过靶分子与适体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引发链置换聚合反应,在DNA酶的作用下,一个链置换聚合反应的产物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催化链,形成了DNA循环放大网络,提高了反应的放大效率,以ATP为目标分析物,荧光探针为检测信号,实现了ATP的快速、灵敏检测,检测限达2.6×10-10 M。成功应用于人血清实际样品中ATP的分析。该方法适用范围广、选择性强、操作便捷,在生物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构建了一种新型DNA级联循环放大分子机器,并将其成功应用于DNA的高灵敏检测。通过靶DNA的杂交互补反应引发模板增强杂交过程(TEHP),在DNA工具酶的作用下发生滚环复制放大反应(RCA),生成大量的具有重复序列的产物,在剪切酶作用下RCA产物引发发卡催化自组装循环反应(CHA),同时将模板链与靶释放出来形成源头循环。通过DNA级联循环放大,释放大量的荧光探针,极大地增强了荧光检测信号,从而实现了对DNA的高灵敏检测。DNA的检测限为1.2×10-18 M,系统中引入模板增强杂交过程,提高了靶DNA的选择性,为基因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5、提出了一种基于滚环复制放大技术荧光检测DNA甲基化酶的新方法。通过DNA甲基化反应生成DNA短链,该链作为RCA的前体与环状模板结合,在聚合酶作用下发生滚环复制放大反应,将荧光信号探针与带有大量重复序列的滚环复制的长链相结合,使检测信号显著增强,对DNA甲基化酶的检测限可达0.6 U/m L。运用该方法对抗癌药物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有望用于抗癌药物的筛选,通过检测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在癌症早期风险评估及分子诊断治疗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