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二科住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对照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基础治疗;试验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基础治疗+黄芪桂枝五物汤,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在C臂透视下行颈椎间盘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术后采用基础治疗如下: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治疗疗程:口服,0.2g,qd,连续服用2周。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甲钴胺片(弥可保),治疗疗程:口服,0.5mg,tid,连续服用2周。术后第3天开始行颈椎功能锻炼:采用“举手望月”和“头颈相抗”,治疗疗程:功能锻炼。3次/日,2周为1个疗程。试验组采用在C臂透视下行颈椎间盘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术后采用基础治疗同对照组,除此之外,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疗程:一次1袋,2次/日(早晚),2周1疗程。两组病例治疗前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位节段进行基线统计。两组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分别记录两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田中靖久症状和体征评定;术前、术后3个月记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术后3个月记录总体疗效评价。将治疗前后指标进行组内、组间比对,用SPSS22.0软件包处理相关数据并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06例CSR患者,试验组53例,性别男25例,女28例,平均年龄(54.54±5.67)岁,平均病程(5.03±1.56)月,颈椎病变节段分布的例数分别为C4-5为21例、C5-6为19例、C6-7为13例;对照组53例,性别男27例,女26例,平均年龄(52.59±5.84)岁,平均病程(4.70±1.40)月,颈椎病变节段分布的例数分别为C4-5为18例、C5-6为23例、C6-7为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颈椎病变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在VAS评分、田中靖久评分方面,术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在CSR患者的疼痛和症状功能评分方面均有疗效;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论是在术后2周还是术后3个月,试验组在缓解CSR的疼痛、改善田中靖久症状功能评分方面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3.在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方面,组内比较两组在术后3个月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效。术后3个月两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后3个月试验组在改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4.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3个月的总体有效率分别是:84.9%,73.6%,两组总体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体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够有效的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肩臂疼痛及上肢麻木等临床症状,一定程度上提高神经的传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