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视化编程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近年来的新尝试,其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合作学习是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之后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其旨在让学生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以及合作交流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活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以及合作交流。若在可视化编程校本课程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则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大家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也为学生进行创造创新提供环境和机会。本研究以“基于合作学习的高中可视化编程校本课程教学”为中心,构建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高中可视化编程校本课程中,探究这种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模型在高中可视化编程校本课程中取得的教学效果以及其对学生的合作感和创造性倾向的培养是否会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和调查法,选取天津市某中学选择“手机APP的简单开发”校本课程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实施了两轮教学行动研究,最终完善了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模型,通过数据结果表明在这种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合作感的提升以及创造性倾向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们对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比较满意的,并且对可视化编程校本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