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木CTMP制浆废水显色特征及其脱色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桉木是一种优良的速生树种,适于制浆造纸,但是其比重大和颜色深制约了它的应用,特别是桉木抽出物对废液色度的影响更为突出,将对废水接受水系造成严重的污染。在此情况下,桉木CTMP废液脱色研究提上日程。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论文对桉木CTMP制浆废水的显色特性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首先,结合成浆特性,研究了制浆过程中氢氧化钠用量、亚硫酸钠用量对废水污染负荷的影响,发现氢氧化钠是造成废水色度的决定性因素,具有显著的增色效应,而亚硫酸钠具有一定程度的减色作用。对于桉木.Na<,2>SO<,3>溶液抽提物来说,存在碱增色效应,在高温下还会产生沉淀。 桉木CTMP制浆废水具有加酸显色特性。无论废水的色度,还是废水组分的粒度,还是废水体系的Zeta电位都会随着加酸显色而发生显著的变化。藉此,采用高效脱色剂对其进行了脱色研究,效果显著,脱色率高达98.42%。 桉木CTMP制浆废水的超滤分级特性表明,分子量大于30k的级分和分子量小于1k的级分,是造成废液色度的主要物质,占总色度的83.27%;分子量分布范围大于30k的超滤级分的COD<,Cr>和BOD<,5>都占有较大比例,而其生化性相对较差,宜在生物法处理前去除。超滤适合于去除废水中的大分子带色物质,对可溶性污染物分离效果较差,特别是对CTMP浆废液的小分子量高色度酚类物质与小片段木素氧化降解产物的分离析出效果不理想。 动态复合微电解法连续处理桉木CTMP制浆废水表明,适当的电压、电流和pH条件,可以获得91.2%的色度去除率。动态复合微电解处理过程是一个兼具氧化、还原以及混凝等作用的复杂过程,使得废水成分发生降解,从而降低了废水的色度。后续SBR颗粒污泥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废水的COD<,Cr>,但是造成一定程度的返色。SBR法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废水中的半挥发性酸类物质,产生较多的直链物质。 白腐菌处理动态复合微电解出水的研究表明,其脱色效果主要来自白腐菌的吸附作用,受到培养方式、菌种、缓冲体系、活性因子等因素的制约。漆酶介体系统处理桉木CTMP制浆废水具有增色效应。一般地,随着漆酶用量的增加,增色效应增强。 桉术CTMP制浆废水显色机理探讨表明,氢氧化钠通过使木素和多酚类化合物产生醌型结构而增色,而亚硫酸钠虽然也会使木素产生醌型结构而增色,但是它对多酚类物质的磺化降解而造成的减色效应更强。制浆过程中引入体系的Fe<3+>会与多酚类物质和木素形成络合物,在高pH值下会形成三配体,从而使废水的颜色呈现红色。漆酶造成动态复合微电解废出水增色是其聚合小分子化合物的增色与降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减色二者的综合效应。其中,漆酶不管通过那种方式聚合小分子化合物,都会产生深色度的醌类物质,造成废水颜色加深。
其他文献
机械装备再制造是一种以损伤退役零部件为再制造毛坯,采用高新再制造技术手段,实现机械装备“以旧造新”的可持续制造模式,其目标是延长产品的服役年限,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其实质是利用技术创新充分挖掘退役产品的剩余价值,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进程。我国作为机械装备制造业大国,将面临大量的退役机械装备,开展再制造领域相关的问题研究,能够有助于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装备
近年来,国际燃油价格不断攀升,全球气候问题日渐严重,各方面的因素迫使我们寻求一种更加节能环保的驱动方式。因此,电动汽车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但是,由于电池和其他方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消费者们在选购车辆时也变得愈来愈理性。在汽车性能的各项指标中,NVH性能由于关系到乘车舒适性,已成为消费者着重考虑的指标之一。噪声作为最直接影响人们
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是现代高质量商品混凝土长距离输送的重要工具。搅拌筒螺旋叶片是混凝土搅拌车的核心部件,其设计与制造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搅拌车的拌料和出料性能。螺旋叶片空
有机硅化合物是一类含C-Si键的非天然化合物,其不仅在不对称合成及功能材料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许多有机硅化合物还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活性,其作为药物,较其碳结构类似物具
纤维素酶(cellulase)可降解纤维素为糖类被人类利用,故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目前国内外对纤维素酶的研究主要以木霉属、青霉属、曲霉属的真菌为主。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可分泌较为全面的聚糖酶系,而且酶系中p-葡萄糖苷酶的量比木霉纤维素酶分泌的更多,但是青霉属真菌对酸碱及温度的适应性不强,所产纤维素酶的活力不高。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耐热、耐酸碱、耐
在汽车传动系统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变速器,它的质量好坏对汽车的动力性能、操作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汽车变速器的研发、设计、制造和检测定型的过程中,必须对产品的相关参数进行检测,以保证变速器的性能和质量。好的质量性能指标可以带来高效率、低油耗,符合当前社会对绿色和环保的要求;同时,操作性和可靠性的提高给驾驶人员带来舒适的驾驶体验和安全保障,符合当下人性化的需求。近年来,汽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