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有机物料投入不足,导致土壤板结及结构性差等一系列土壤质量问题。本研究以3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2009-2012),研究了不同用量的小麦秸秆及玉米秸秆对植烟土壤养分、酶活性、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黄淮海烟区选择适宜的秸秆种类及用量进行培肥地力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如下:(Ⅰ)随着秸秆还田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两种秸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养分,施用玉米秸秆4500kg/ha时,土壤养分较高,土壤养分随小麦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等量玉米秸秆提高土壤养分效果比小麦秸秆要好。(2)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等量玉米秸秆降低土壤容重要效果好于小麦秸秆。干湿筛法测得:随秸秆还田量增加,平均重量直径(MWD)及几何平均直径(GMD)增加,提高了土壤团聚体团聚性及稳定性。干筛测得分形维数随秸秆还田量增加减少,湿筛测得高量玉米秸秆还田(4500-7500kg/ha)分形维数较低量秸秆还田(0-4500kg/ha)有降低趋势,分形维数随小麦秸秆还田量增加而降低。等量玉米秸秆较小麦秸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团聚体特征效果好。土壤有机质与干筛测得MWD及GM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干筛测得分形维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湿筛测得GMD及>0.25mmm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表明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可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3)土壤蔗糖酶及脲酶活性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玉米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在小麦秸秆处理中,秸秆还田量在4500kg/ha时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与秸秆还田量相关不显著,等量玉米秸秆还田较小麦秸秆提高蔗糖酶、脲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效果好。碱性磷酸酶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蔗糖酶以及脲酶与碱解氮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过氧化氢酶与速效钾呈显著的负相关。玉米秸秆还田量与全K、碱解氮、蔗糖酶及脲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N、速效钾、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小麦秸秆还田量与碱解氮及蔗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全N、全P、全K、速效钾及脲酶呈显著正相关。(4)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不同用量秸秆还田对土壤细菌及真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量秸秆还田相比,高量玉米及小麦秸秆显著的提高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真菌群落的多样性,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同用量的秸秆还田,玉米秸秆提高微生物多样性的效果要好于小麦秸秆。特异条带测序显示,真菌及细菌大多以不可培养为主,表明微生物以不可培养微生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