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利用Illizarov理论和支架的肢体延长技术是二十世纪骨科领域的一大技术革命,可用于治疗萎缩性骨不连、局灶性骨髓炎以及骨缺损和肢体不等长等。但肢体骨骼长度的增加,势必对周围的神经、血管、肌肉等软组织造成影响。近年来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化,尤其是与肌肉有关的内容,已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本文选用实验兔的胫骨作肢体延长动物模型,研究不同延长速度和比例对腓肠肌肌纤维的组织病理学影响。方法:取日本大耳白5月龄实验兔9只,体重范围2.55-2.80kg。随机分为3组,计为A-C组。饲养1周后开始实验,取每只家兔的后肢,随机选取实验肢体的侧别,实验前测量后肢小腿长度。制作肢体延长模型。对侧肢体做为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3个延长组的具体延长方案如下:A组:1mm/天,延长原胫骨长度的10%;B组:2mm/天,延长原胫骨长度的10%;C组:2mm/天,延长原胫骨长度的20%;3组均为每天延长1次。所有实验兔实验侧肢体术后5天开始进行肢体延长。所有实验组延长操作结束后拍摄X片,观察牵拉骨痂生长情况。再饲养4周后处死实验兔,测量两侧胫骨长度。切取实验侧和对照侧腓肠肌,测量腓肠肌腹和跟腱长度。取腓肠肌内侧中部作标本。肌肉块横断面石蜡切片,然后分别作HE, PAS, Masson三色染色。采用Lee等提出的半定量分析评分系统。统计学检验用Kruskal-Wallis检验,再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延长组之间以及延长组内实验侧和对照侧之间差异。结果:延长结束时的X片显示,A组可见牵张骨痂生长,而B组和C组均未见明显牵张骨痂生长。所有3个延长组腓肠肌长度均随胫骨延长而延长,但延长幅度不如骨延长幅度大,其中肌腹延长占主要部分,跟腱延长占次要部分。组织病理学评分统计结果显示肢体延长对周围肌肉的组织病理表现产生影响。在增加延长速度和比例后,肌纤维大小和肌纤维胞核内陷两项参数表现明显受到肢体延长的影响。随着延长速度和比例的增加,组织病理学变化的严重性有增加趋势。结论;肢体延长有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腓肠肌长度随着胫骨的延长而延长,尤其是肌腹,腓肠肌延长幅度比胫骨小。在对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后证明肢体延长对周围肌肉的组织病理表现产生影响。在增加延长速度和比例后,组织病理学变化的严重性增加。肌腱在肢体延长中也有延长能力,实验发现,兔实验侧的跟腱长度均出现一定的增加,但幅度较小,所占权重不因延长速度和比例出现明显变化。在观察延长的速度和比例对牵引骨痂影响的结果时发现,牵引速度过快,如2mm/天,牵张骨痂会出现生长不良表现。影响肢体延长术成功实施的因素很多,而延长的速度和比例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它们不仅对牵张骨痂的生长和成熟起决定性的作用,也对其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的延伸适应产生相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