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面临择业、就业情境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及关系,本研究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自编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问卷。以自编的就业焦虑问卷和李娜修编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为测量工具,在河南省部分高校的大学毕业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因素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以及SPSS11.5、LISREL8.7和HLM5.04等统计工具,将调查所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由就业焦虑生理行为和就业焦虑主观感受两个维度构成,编制的就业焦虑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第二,性别、学校、兄弟姐妹数量、家庭月收入、家庭居住地、父亲学历、是否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以及专业满意度、专业就业前景、个人求职前景对就业焦虑有显著影响;毕业生本人学历、母亲学历、是否已经找到工作单位、目前有无恋爱对象、大学期间是否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焦虑总分及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影响。第三,性别、父亲学历、兄弟姐妹数量、有无恋爱对象、是否找到工作单位、是否接受过职业指导、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兼职经历、求职应聘次数,以及专业满意、专业前景、个人求职前景对职业决策困难部分因子有显著影响作用;毕业生本人学历、家庭月收入、家庭居住地、母亲学历对职业决策困难各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影响作用。第四,就业焦虑总分及各维度与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各分问卷及分问卷因子之间多数具有显著正相关。缺乏准备对于就业焦虑总分及各维度均有显著预测作用,缺乏准备对就业焦虑生理行为和总分的预测随学校不同而有显著的变异,对就业焦虑主观感受的预测在不同学校内较为一致或相似。缺乏准备分问卷的不合理信念、犹豫不决因子,对就业焦虑总分及各维度有显著预测作用,且在不同学校内的预测较为一致或相似;信息探索困难分问卷中的自我信息因子,对就业焦虑总分及各维度均有显著预测作用,且在不同学校内的预测较为一致或相似;多方面冲突分问卷中的情绪不适、内部冲突因子,对就业焦虑总分及各维度有显著预测作用,且在不同学校内的预测较为一致或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