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群体不仅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而且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统计,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高达27747万人。①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但由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缺位,农民工侵权事件情况屡见不鲜,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党和政府必须公正对待、科学解决农民工问题。随着农民工侵权事件的时有发生,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变迁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农民工社保制度建设已取得不小的进展。社会保障政策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但由于复杂的国情和社情,政策制定不合理,执行阻力大等现象依然存在。现行的农民工社保政策没有统一的中央政策,各地区各行其政,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状况严重;而且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流动人口的流动趋势不同,导致农民工社保政策区域性发展不平衡。从现行政策的执行现状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还存在很多问题。政策制定中,政策取向偏离政策目标,中央和地方存在利益博弈导致政策有失公正;政策执行中,受到来自企业和农民工两个利益主体的阻力,政策落实效果不佳;再加上政策评估机制的缺失,政策缺乏监督,都使农民工社保政策陷入困境。基于政策的上述问题,必须提出相应对策,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首先,坚持以社会公正、统筹城乡和切实可行的原则制定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其次,明确责任分担,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分层分类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再次,深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成长,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农民工社保政策相关的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