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 HIV-1)是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主要病原体。艾滋病传播速度快破坏性强,严重的威胁着整个人类的健康。我国自2006年开始新发HIV-1感染呈现飙升势头,艾滋病给我国人民健康、社会稳定构成了很大威胁。因此,研究艾滋病发病机制和HIV-1复制、传播机制十分重要。microRNA (miRNAs)是21bp-24nt的单链小片段RNA,它来源于生物体基因组,被RNA聚合酶Ⅱ合成后经过一系列加工,形成了成熟体,通过与靶基因3’非编码区结合,引起靶基因沉默。miRNAs调控了多种植物、动物的基因表达,尤其miRNA在生物体细胞发育、分化、增殖及凋亡和代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肿瘤及病毒感染中miRNAs的表达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microRNA具有成为HIV-1感染后新的生物标记的潜在意义。目前发现,microRNA对基因表达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就宿主与病毒而言,microRNA的调控既参与了宿主对自身的保护机制和对病毒的抑制,又参与了病原体对抗宿主免疫过程。前期研究表明,细胞内miRNAs的表达能够调控HIV-1复制,同时,HIV-1感染的细胞及病人体内的miRNAs表达谱会发生变化。近期发现,外周血血浆或血清中的miRNAs可作为反应疾病进程的诊断指标。然而HIV-1感染者外周血miRNA分布变化研究仍未展开,因此,研究外周血miRNA在HIV-1感染中的作用具有创新性。我们的研究集中在筛选并鉴定了miR-29a在感染者血浆中的作用。用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的方法,我们发现在HIV-1感染者血浆中miR-29a的含量较正常人对照高。高载量感染者miR-29a含量较低载量感染者高。而检测感染者CD4+T细胞发现,miR-29a含量较正常人降低。为了进一步研究miR-29a分布规律的机制,我们对miR-29a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IV-1的nef基因和宿主cav2基因是miR-29a的靶基因。将miR-29a前体基因pre-mir-29a克隆入pEGFP-N1表达载体中,将靶基因克隆入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发现共转染293T细胞后,靶基因被抑制,证明预测正确。将miR-29a表达载体与感染性克隆pNL4-3共转染293T,HIV-1P24抗原表达降低,证实miR-29a能够抑制HIV-1复制。将miR-29a前体转染入TZM-bl细胞,用HIV-1NL4-3感染TZM-bl细胞,TZM-bl的β-Gal活性减弱,表示HIV-1的感染被部分抑制。将miR-29a前体抑制剂转入TZM-bl,敲除细胞内miR-29a,再用HIV-lNL4-3感染TZM-bl细胞,TZM-bl的β-Gal活性增强,表示HIV-1的感染增强。因此,我们认为miR-29a能够抑制HIV-1复制和感染,HIV-1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将miR-29a驱赶出感染细胞,以利于HIV-1感染细胞。同时,我们根据以往文献以及数据库预测,发现CD4分子是miR-181a靶基因。我们将miR-181a前体基因克隆入pEGFP-N1中,将载体转染入MT4细胞,用流式细胞分析发现CD4分子表达减少,证明预测正确。以上研究为miRNA成为评估HIV-1感染的生物标记物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miRNA成为HIV-1感染治疗手段带来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