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的刑事责任认定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nu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十分常见,且该类案件存在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但是我国的刑法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过于简单,因此司法机关在处理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时常常因为对参与者行为的定性不同,而对相似情况下的参与者的定罪和量刑存在差异,影响了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本文以刑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援引刑法学理论界的学术讨论、司法实践中的判例分析、经典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了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的常见类型,明确其表现形式,厘清了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中各参与者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探讨各参与者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并辨析了在几种特殊情况下,各参与者的责任认定,分析了中外关于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不同,从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处理意见,希望能为司法机关在处理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本文除在引言中介绍论文背景,在结论中阐述观点外,正文部分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类型的梳理,首先厘清在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中各参与者的地位和作用,并区分实行犯以及非实行犯中的组织犯、教唆犯和帮助犯,并辨析在参与者系实行者或非实行者的各种情况下,各参与者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第二章,根据不同的犯罪模式和参与者在案件中的地位、作用,认定参与者的刑事责任和刑事附带民事责任。讨论了,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基本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又基于此讨论了故意伤害罪承继共犯的认定及部分参与者实行过限时责任的认定。第三章,讨论几种常见的特殊形态下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的责任认定,包括共犯的中止认定、片面共犯的责任认定及结果加重犯情况下行为人的责任认定。第四章,对中外关于故意伤害罪的立法及司法实践进行比较,介绍日本的现场助势罪、同时伤害的特例、大陆法系的暴行罪和英美法系的殴打罪。结论部分,指出期望通过对共同故意伤害犯罪的责任认定问题的研究,能缓解实践中对各个共同犯罪人定性与量刑的争议,进而有利于司法的统一和公正。
其他文献
为研究网箱在波浪场中所受波浪力,设计圆形和方形两种不同形状的重力式网箱模型,并对网箱装配同种规格不同密实度大小的网衣,通过模型试验获取网箱在8种设计波况下的受力曲线
本文研究了净现金流为随机过程情况下的企业价值,并建立了企业价值的随机优化模型.探讨了在一定的风险水平和其它相关约束条件下,确定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债务的承担能力等,
首先提出了二次博弈下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四种博弈方式:静态-静态博弈、静态-动态博弈、动态-静态博弈和动态-动态博弈;并且分别对四种博弈方式下的均衡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求解,
本文在连续垄断的上下游企业所带来的"双重加价"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一体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交易成本而不适宜一体化的情形,分析了在价格上限管制和投资报酬率管制的条件下,上
战略联盟中的超额利润是租金的重要来源,为了寻求租金,想加入战略联盟中的企业展开博弈.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比与古诺博弈与斯坦克伯尔格博弈中的个体和总体均衡支付的不同种情
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通过构建模型,对一个不同理性、不同结构成本函数的双寡头博弈进行分析。讨论了Nash均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数值模拟出分支、混沌和奇异吸引子等复杂的动力
通过对"新古典主义书法字体设计"概念的界定,强调该理念与美术字设计、手写体设计、字库设计的概念差异。梳理古典时期书法字体设计的历史形成与流变,突出"新古典"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