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十分常见,且该类案件存在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但是我国的刑法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过于简单,因此司法机关在处理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时常常因为对参与者行为的定性不同,而对相似情况下的参与者的定罪和量刑存在差异,影响了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本文以刑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援引刑法学理论界的学术讨论、司法实践中的判例分析、经典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了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的常见类型,明确其表现形式,厘清了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中各参与者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探讨各参与者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并辨析了在几种特殊情况下,各参与者的责任认定,分析了中外关于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不同,从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处理意见,希望能为司法机关在处理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本文除在引言中介绍论文背景,在结论中阐述观点外,正文部分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类型的梳理,首先厘清在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中各参与者的地位和作用,并区分实行犯以及非实行犯中的组织犯、教唆犯和帮助犯,并辨析在参与者系实行者或非实行者的各种情况下,各参与者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第二章,根据不同的犯罪模式和参与者在案件中的地位、作用,认定参与者的刑事责任和刑事附带民事责任。讨论了,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基本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又基于此讨论了故意伤害罪承继共犯的认定及部分参与者实行过限时责任的认定。第三章,讨论几种常见的特殊形态下多人参与的故意伤害案件的责任认定,包括共犯的中止认定、片面共犯的责任认定及结果加重犯情况下行为人的责任认定。第四章,对中外关于故意伤害罪的立法及司法实践进行比较,介绍日本的现场助势罪、同时伤害的特例、大陆法系的暴行罪和英美法系的殴打罪。结论部分,指出期望通过对共同故意伤害犯罪的责任认定问题的研究,能缓解实践中对各个共同犯罪人定性与量刑的争议,进而有利于司法的统一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