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城市圈府际关系问题成为阻碍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最大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城市圈因行政区经济及政绩合法性导致的府际竞争阻碍了府际合作步伐,成为城市圈内聚合优势难以形成的桎梏;武汉城市圈自身的区域经济结构特性又进一步助长了府际竞争动力。从而造成地方政府各自为政、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环境污染、两极分化等严重背离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现象存在。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府际关系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区域经济及公共管理两方面理论追溯基础上,分析府际关系的起源、影响因素、内涵界定、主体范围,并构建中国府际关系“科层金字塔”模型,梳理其主导脉络、表现形式并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势。在种属关系上,城市圈府际关系是区域府际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城市圈府际关系内涵、类型、特征、表现的分析,构建包括四大动力的“城市圈府际关系动力机制模型”,并进一步建构包括主体及脉络、内容、动力、表现及结果五大模块的“城市圈府际关系理论模型”,并以此作为武汉城市圈府际关系的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与中国较发达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圈作为省域内城市圈其府际关系相对简单,行政特点主要体现为地方政府间平等的横向关系,有利于府际协调及府际合作的推进。但武汉城市圈在区域经济上较特殊的的单核结构及城市体系断层等造成竞争动力的加剧;智猪博弈导致圈内其他地方政府在合作策略上倾向于剔除积极执行而选择消极等待。从而在区域经济层面对武汉城市圈府际关系的良性发展形成挑战。总体上,武汉城市圈府际关系研究可以从合作与竞争两个维度展开。现实中武汉城市圈府际合作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在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合作组织、机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向心力和离散力并存的利益机制,加之城市圈自身区域经济结构特征,在武汉城市圈府际关系中竞争关系仍占据相当地位。具体表现为产业同构、恶性竞争、“搭便车”等现象,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圈内府际耦合动力目前仅表现为组织、机制的初步建立,缺乏威权;在合作主体方面存在次级行动主体严重不足等现象。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府际竞争超越府际合作的“武汉城市圈府际关系困境”模型的形成。针对困境模型,本文进一步构建“武汉城市圈府际关系治理”模型,提出调整行政区划、依靠市场机制演变以及从“1+8”到“1+4+4”的分层发展并建立相应的分层府际协调组织、机制两种解决路径。并进一步提出在湖北省政府的监督、协调及指引下,在建立合理利益补偿机制的基础上,完善组织机制、发动多元主体参与、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区域社会一体化的改革尝试、培育府际信任等网络化多元治理基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