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摇钱树是汉晋巴蜀文化圈内流行的一种树形随葬器,其造型与图像是当时社会环境和思想信仰的一种间接反映。对器物本身及其产生、发展背景的相关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当时的社会文化信仰和丧葬观念,对研究西南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摇钱树的出土数量不断增多,大批学者加入到摇钱树的研究中来。迄今为止,正式发表的相关文章己过百篇,其中除了相关考古发掘报告和简讯外,多限于对摇钱树所示造型与图像进行考释,进而对摇钱树的起源、内涵作探讨的;也有着力于摇钱树佛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就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佛教的传播途径及形态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见解。然而关于摇钱树的定名、缘起、发展、性质、功能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学者们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摇钱树不同程度的体现了财富崇拜与神仙思想是毋庸置疑的,但刺激摇钱树产生的最直接因素是什么;其发展与演变的合理序列如何;摇钱树中所体现的财富崇拜、神树信仰、升仙思想哪一种更占主导,三者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是摇钱树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本文将就这几个问题做相关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了解摇钱树的性质和功能。本文的结构归纳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本地域历年发现的摇钱树资料进行全面考察,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类型,对摇钱树的造型与图像重新进行概括整理;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巴蜀地区的传统信仰与丧葬环境,尝试探讨摇钱树的产生及造型与图像的演变;第三部分主要对摇钱树的图像进行概括分类,并作相关图像解释,以期通过图像更好的理解摇钱树的性质和功能;第四部分主要是在前几部分的基础上,展开对摇钱树思想源流、性质与功能的探讨,指出摇钱树是一种以财富观念为主导的并有着丰富内涵的器物。同时认为,摇钱树是一种专门用于丧葬的冥树,但也有可能在丧仪中扮演一定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