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彼得·辛格的自然价值论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格的自然价值论是在西方关于人和动物关系讨论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型的价值理论。通过对辛格的自然价值论的分析和探讨,本文认为辛格把以动物具有感知能力作为利益平等考虑的基础,并没有合理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调研,对辛格理论的批驳都还是建立在以动物为逻辑起点的基础之上。因此笔者试图把逻辑起点转换为人类,以人类为出发点对辛格理论的本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西方关于人和动物关系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创世纪到基督教再到近代,动物是否拥有与我们人类平等的地位,我们是否应该给予动物以道德关怀,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哲学家。从古希腊时期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动物是人类的工具,到基督教思想的人的灵魂不死,人的生命是神圣的,再到后来的关于动物权利的讨论,由此可见关于人和动物关系的问题,是逐步开明起来的。辛格认为平等的基础是利益的平等考虑原则,而苦乐感受能力是利益平等考虑原则的前提,动物也有感受苦乐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要把利益的平等考虑原则超越物种的界限而运用到动物身上。在关于杀生的问题上,辛格对不同生命的价值予以划分、排序,不认为所有生命的价值都是相同的,命主生命的价值显然高于其它生命的价值。虽然不同生命的价值不同,但是只要动物有感受苦乐的能力,那么就不应该对动物进行杀害。并且基于功利主义的原则,认为如果行为能够造成整体较大的快乐,解决较大的痛苦就是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的。在此基础上,辛格反对动物实验和工厂化的养殖方式,反对以动物为食,提倡素食主义。因为他认为这些行为给动物所造成的伤害比人类因此而获得的利益要大的多,因此是不道德的,不能为了人类琐碎的利益而牺牲动物较大的利益。辛格的理论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论。通过对一些文献的考察,本文主要对针对辛格自然价值论质疑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个是对作为辛格价值论基础的功利主义和平等原则的质疑,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把感知能力作为平等原则的基础也存在着理论上的困境。另一个就是辛格只把利益的平等考虑原则延伸至有感知能力的动物身上,而把一些无感知能力的动植物排除在外,与一些学者所提倡的整体论自然观相冲突。借助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观点,我们的确能看到辛格的自然价值论中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和值得超越的地方。然而基于对以上理论的考察可以看出其对辛格理论的批判都还是站在以动物、以自然界为逻辑起点上,并没有揭示问题的实质,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 本研究在借助郑慧子教授“时空完备性”方法论原则的基础上,把逻辑起点转换为人类,真正提升作为文化存在的人的角色,来考察人类的本质特征。由于人类的进化过程是文化的进化过程,并且道德是随着人类的文化进化而不断的实现自身的超越。人类是道德的物种,他对动物的道德关怀的扩展乃是一个主动的和自觉的行为过程,人以人的方式去对待自然,使道德成为引导、规范我们生存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准则。
其他文献
我国的热电厂机器在运行发电过程中会出现产生相应的热量、动力,我们需要将其有效利用起来,可以提升热电厂的经营效率,获得额外的收益,这是热电厂发展的机遇和技术改革的一次
民间宗教是与中国民众社会生活结合最密切的宗教形式。它不仅对中国民间思想与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中国民间社会的走向起着重要的影响。白莲教是中国民间宗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