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实验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7EN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藻类污染引起的水质恶化已经成为影响饮用水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饮用水处理中,大量存在的藻细胞不仅会增加药耗,堵塞滤池,严重时还会使出水具有异味并生成消毒副产物。混凝是饮用水处理中的的常规单元,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和腐植质等有机物。本论文以地表水中常见的淡水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对铜绿微囊藻的混凝去除效果,并从混凝工艺条件、水质条件等方面探讨了混凝除藻效果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粘土矿物助凝除藻的效果。论文取得了以下结果:(1)混凝剂PAC投加量随铜绿微囊藻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铜绿微囊藻浓度OD680 nm=0.060时,投加20 mg/L PAC混凝后静置沉淀30 min,可使剩余浊度降至0.80 NTU,叶绿素a (Chla)去除率达到84.0%,残余铝浓度低于限定值0.2 mg/L。pH在7 8的范围内混凝除藻率在84.0%以上,效果相对最好。投加1.0 mg/L KMnO4预氧化能使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提高近8.0%,但当KMnO4用量>0.5 mg/L或与藻细胞接触时间>30 min时,水样的浊度增大,除藻率降低。(2)水中共存阴离子对混凝除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Cl-、H2PO4-、SO42-和HCO3-分别使除藻率相对降低了47.6%、23.6%、31.7%和50.2%;NO3-和F-对混凝除藻的影响较小。腐植酸(HA)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混凝除藻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HA和CTMAB的浓度分别为6 mg/L和5 mg/L时,分别使除藻率相对降低了51.4%和21.8%,但两者浓度较高(10 mg/L)时均对混凝除藻表现出促进作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对混凝除藻的影响极小。(3)高岭土、膨润土、海泡石和硅藻土等粘土矿物能有效促进铜绿微囊藻的混凝去除,其中海泡石助凝的效果最好,20 mg/L海泡石可使除藻率由84.0%提高到91.6%。粘土矿物能显著降低水样的残余铝量,但增加了水样浊度。不同的水质条件下,投加海泡石和高岭土均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除藻率。当水中分别存在Cl-,H2PO4-,SO42-,HCO3-,HA以及CTMAB时,30 mg/L海泡石可使除藻率提高1.7% 10.9%,30 mg/L高岭土可使除藻率提高3.0% 14.3%。
其他文献
针对我国现行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噪声扰民不超标和超标不扰民的实际,对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为研究并合理确定固定设备通过结构传播至室内的噪声排放限值,参考国外现行室内噪声评价曲线,兼顾我国的污染现状及技术与经济水平,对现行限值提出了调整建议。分别调整具有中心频率为31.5Hz-500Hz的各倍频程带宽的粉红噪声声压级至我国现行限值与调整后的建议限值,
近年来,有关于因约定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减少的诉讼在不断增多,本文就该情形下的举证责任分配展开讨论,列举了目前存在的两种观点,即举证责任应当由违约方承担和举证责任应当
本试验使用自行研制的EGSB厌氧反应器处理糖蜜废水。主要考察EGSB反应器在微氧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的培养及特性变化,同时研究反应器启动成功后颗粒污泥受不同参数的情况。研究
近年来,随着工业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有害气体对环境及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大的威胁。气敏传感器和静电纺丝技术由于自身特性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检测及分离中。为了满足
汽车用钢的高强化使得强塑性较高且冷成形性好的热轧双相钢的需求急速增长,而国内超高强双相钢仍以冷轧钢为主。因此,本文先进行成分设计与冶炼,再通过控轧控冷的手段,开发了一种
该文在覆盖件工艺和模具设计CAD/CAE/CAM/CAPP技术发展现状全面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将基于知识的工程(Knowledge-basedEngineering,KBE)方法首次引入覆盖件工艺智能设计领域,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医疗废物的产生量迅速增加,医疗废物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将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这些危害有的比较明显直观,有的可能有
三唑类杀菌剂因其高效、广谱、低毒以及长效性正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在大量施用的同时该类农药会因为降雨、土壤转运、大气传输等原因最终进入水体,生活在其中的大型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