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简称FMS),是目前美国广泛应用于理疗康复和体能训练领域的一种测试方法,是运动员身体基本运动能力评估检测系统。本研究运用FMS测试对北京市海淀区212名中小学生进行筛查,了解中小学生的身体运动功能现状,进而分析低分反映出的身体薄弱环节,再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性以及BMI指数与筛查结果的关系。本文以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根据对各项测试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北京市海淀区部分中小学受试对象FMS得分整体表现为“高分不高,低分很低”的特征,总均分为14.90,及格和良好等级人数居多,其中五、六年级、初一年级得分高于其他年级。 2、北京市海淀区部分中小学受试对象肩关节灵活性、直腿主动上抬总体表现较好;躯干稳定性、躯干旋转稳定性普遍得分较低反映出躯干稳定性、核心力量较差;深蹲水平低主要是闭合运动链中踝关节的背屈,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屈曲能力不足;过栏架步水平低主要是躯干稳定性不足、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差;直线弓箭步水平低主要由于膝关节、踝关节稳定性不足。 3、年龄的增长对身体稳定性和灵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为FMS得分呈逐渐上升而后下滑的波动的趋势,而各单项得分随增长的波动趋势有所不同。 4、不同性别学生FMS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的为:直线弓箭步、肩关节灵活性、直腿主动上抬,躯干稳定性;无显著差异的为:深蹲、过栏架步、躯干旋转稳定性。不同年级学生 FMS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的为:深蹲、过栏架步、直腿主动上抬;无显著性差异的为:直线弓箭步、肩关节灵活性、躯干稳定性、躯干旋转稳定性。 5、不同BMI等级各单项均分大小为:正常组高于偏瘦组、偏瘦组高于超重组和肥胖组;另外,FMS得分随着BMI指数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BMI指数越大、功能动作筛查得分越低。 本研究还阐述了改善中小学生身体运动功能的对策,指出设计适用于中小学生群体的基本理念,并列举了相关的练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