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心力衰竭治疗的新型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ACEI/ARB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并对主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评价。背景: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尽管RAAS系统阻断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改善了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但其5年死亡率仍高于恶性肿瘤。值得庆幸的是,PARADIGM试验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降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及心血管死亡率方面显著优于依那普利,因此国内外心力衰竭指南一致推荐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但药物安全性仍然是临床关注的问题,然而目前尚缺乏相关系统性评价。故本研究检索了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Meta分析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安全性,并对其主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搜索的数据库包括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 database,和Embase,截止时间为2019年9月20日,搜索词汇包括:“LCZ696”,“AHU377”,“sacubitril/valsartan”,“entresto”,“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和“neprilysin inhibitor”。研究主要终点事件为安全性相关指标,主要包括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肾功能恶化发生率、高钾血症发生率、低血压发生率、血管性水肿发生率,使用Review Manager5.3处理数据。结果:本文共检索到6项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患者14959例,其中7474例患者接受了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7485例患者接受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或者Ang II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s,ARB)治疗。其中5项随机对照研究报道了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荟萃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较ACEI/ARB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OR=0.91,95%CI 0.83-1.00,P=0.05)。6项随机对照研究均报告了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停药的人数,荟萃分析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没有增加因不良反应停药的比率(OR=0.87,95%CI 0.70-1.07,P=0.19)。4项研究报道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和ACEI/AR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OR=0.77,95%CI 0.55-1.10,P=0.15)。6项研究均报道了肾功能恶化、低血压、高钾血症、血管性水肿的发生率,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显著减少肾功能恶化发生率(OR=0.78,95%CI 0.64-0.94,P=0.008);在高钾血症与血管性水肿发生率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OR值分别为0.92(95%CI 0.84-1.01,P=0.08)和1.42(95%CI 0.52-3.89,P=0.49);但沙库巴曲缬沙坦显著增加了低血压的发生率(OR=1.55,95%CI 1.40–1.71,P<0.0001)。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安全性上不劣于ACEI/ARB,且显著减少肾功能恶化,但临床使用中需警惕发生低血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