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和大量的出口需求拉动,对外依存度过高,存在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等问题,传统产业维持简单加工生产,研发和设计投入少,产品附加值很低,技术革新能力不强,长期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转型发展已成为国家、地区和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长期背负了产业衰落、就业困难、内生增长乏力等重重压力的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更是迫在眉睫。本文以老工业城区转型为研究对象,拟从知识吸纳、产业创新与城区转型问的互动机理出发,研究城区知识吸纳的影响因素,知识吸纳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和知识吸纳与城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及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内在逻辑,形成以知识吸纳为核心要素的转型理论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分析我国现阶段老工业城区发展的问题与瓶颈,提出老:[业区转型发展的可能路径及其依赖条件,并结合杨浦老工业城区转型发展路径的案例研究,提出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建议。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思路和逻辑体系。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研究老工业城区转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介绍文章的内容安排和论文的主要观点。第二章对知识吸纳和区域发展进行文献综述。回顾了知识溢出相关理论演变的历程,分析了知识溢出内涵、影响因素和溢出路径,及知识吸纳机制和吸纳效应的测量,明晰了在相同的知识溢出环境下,知识吸纳能力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的创新发展。同时结合区域发展的内生增长相关理论,阐述产业结构、要素禀赋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并探讨知识吸纳与城区发展间的互动关系,借助三螺旋这个大学知识与城区互动发展理论,形成知识吸纳通过促进创新推动产业更新、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推动城区发展,城区发展通过增加知识投入、优化空问环境和制度创新提升知识吸纳效应的循环累积良性互动理论框架。第三章分析知识吸纳影响因素。分别分析知识吸纳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影响因素。知识吸纳效果依赖于地区自身的知识基础、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城区环境和组织制度等内生性因素的作用,并受空间距离、技术差距、信息交流、区位条件、制度体制等外生性因素影响。论文进一步从定量角度就上述主要影响因素对中国城市知识吸纳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并建议地方政府应重视知识性人才吸引和培育、提升知识基础的财政投入、改善城市综合环境等的知识吸纳能力培育。第四章研究知识吸纳、产业创新、城区转型的互动机理。基于知识溢出源的知识吸纳路径,认为通过本地知识要素的充分挖掘、外部知识溢出的尽力吸纳和利用,可以有效提升本地知识吸纳能力。同时通过分析知识吸纳如何有利于产业创新(产业创新体现为新知识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高新技术的产品转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产业创新如何促进城区转型,以及城区转型又如何提升知识吸纳能力而更有利于产业创新的,形成知识吸纳、产业创新和城区转型间的互动关系理论。并对老工业城市上海市知识吸纳和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建议未来上海市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应当重点鼓励FIRE产业和ICE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力吸引这些行业的高端人才落户上海,提高产业和城市的知识吸纳效应。第五章在前期知识吸纳与城区发展理论基础上,研究分析我国老工业区发展的概况及发展瓶颈,我国老工业区普遍存在产业衰落、收入较低、就业困难、知识吸纳能力低和内生增长动力缺乏的问题。根据产、lk转型发展的特点,提出可以把老工业区转型发展分为三种路径:退出式、渐进式和跨越式,并分析不同路径所依赖的条件和基础。第六章围绕老工业城区转型探索展丌案例研究。首先回顾杨浦发展历程,分析其现实困境及转型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空间背景。在资源、要素、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杨浦选择跨越式转型路径,通过开发本地知识要素和吸纳外部知识溢出,提升城区知识基础;通过优化区域制度环境、空间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知识吸纳效应;通过制度创新,形成三重螺旋区域,引领城区创新发展。初步形成知识吸纳与城区发展良性互动的格局。第七章是结论和建议部分。在综合前六章的基础上得出现时期以矢¨识吸纳能力的培育、放大作为核心因素推动工业区转型发展有积极意义的结论。并建议用跨越式发展理念指导那些已失去原产业发展基础的老工业城区转型,改善城区形态,为新兴产业筑巢并改善吸纳知识要素结构,创新制度机制,有效放大知识吸纳要素,不断增强知识、产业、城区、人口的互动效应,实现城区转型跨越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1、从知识经济的背景探索老工业城区的转型路径。将增长方式和发展动力这些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和老工业城区转型发展紧密结合,进行深层次分析。2、从知识吸纳的创新角度分析转型效应。研究了人才、环境、制度等因素通过影响知识吸纳而影响创新发展。并就改善知识吸纳环境提出针对性建议。3、清晰描述以知识吸纳为核心的转型框架及与相关重要条件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