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级政权在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又是政权建设的基础,对于国家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我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县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川地形主要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四种类型,而丘陵地区县域包括68个县(市、区)级行政单位,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和盆周山区之间,是全川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四川丘陵县域经济直接关系到整个四川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四川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本文的研究对丰富和借鉴区域经济理论以及对丘陵县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同时对促进整个四川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从县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入手,首先分析了四川丘陵县域的经济地理特征,并结合丘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对丘陵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总结和研究。在县域经济理论与丘区经济现状相结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丘陵县域产业发展的问题和成因,以及进一步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四川丘区产业发展存在产业同构、主导产业选择趋同化,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化与城镇化不协调,产业发展环境特别是金融环境、科技创新不匹配、体制改革滞后等。四川丘区的产业发展任重道远,因此推进四川县域经济新跨越,重点在丘陵地区,难点在丘区产业发展。目前四川丘陵县域产业整体水平和质量亟需突破与提高,针对上述丘区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制约,本文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具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