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股票市场自1990年成立以来,短短20年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肯定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业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股票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这些弊端中最主要的就是我国股票市场缺乏做空机制。我国股票市场在建立之初只存在现货交易,不存在做空机制,因此投资者要想取得盈利只能通过单边做多的模式,这将会导致一些股票的价格远远偏离其内在价值,股价剧烈波动,市场投机氛围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以及波动性。融资融券业是国外发达证券市场上最基本的业务之一,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及流动性具有正向的影响效应,比如:它可以减小股价的波动,提升股市流动性,并且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策略。2010年3月31日我国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它是继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影响巨大的—项金融创新,是完善我国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补充,也是我国资本市场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国外学术界关于融资融券交易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仍存在很多争议。融资融券业务做为我国证券市场新引进的一项创新业务,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及波动性具有什么影响,更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检验。我国融资融券业务自启动试点至今已四年有余,融资融券的标的股票经过三次扩容已从原来的9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700多只,与此同时,融资融券余额的增长速度也十分迅速。本文在融资融券标的股扩容和融资融券交易量极大增长之际,实证研究了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对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影响。本文认为,较高的流动性和较低的波动性是高效的证券市场所应具有的,一方面要满足股票市场的交易流动性功能,另一方面要保障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目标。因此,本文选取流动性与波动性作为研究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融资融券业务转常规后融资买入额与融券卖出量对沪深300指数的流动性以及波动性的影响,来考查“融资融券对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及波动性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融资融券制度,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文章基于市场视角,选取了2011年11月25日至2014年3月31日我国沪深两市融资买入额和融券卖出量及沪深300指数的数据,综合利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多种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以及流动性的影响。文章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融资融券交易能减小股市的波动性,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股票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但融券交易的影响效果比融资交易小。第二、融资交易与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正相关,并且影响显著。融券交易对股市的流动性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功能已得到发挥,但是融券交易的影响力度比融资交易要小,这与我国融资融券的发展现状、融资融券的交易制度以及投资者的心理有很大关系。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推进市场化程度、加强证券监管、提高投资者理性等几个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我国融资融券交易能够更好地发展,市场运行机制能够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