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农业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代农业建设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加快,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化改革、科技要素投入等一系列措施,现代农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存在,不仅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而且表现在省际之间,表现在省际内部。兵团地处祖国西部边疆,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其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会影响到“屯垦戍边”职责的履行。因此,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兵团现代农业的质态水平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现代农业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梳理与评述,在明确现代农业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兵团现代农业质态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然后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借助大量的数据资料对兵团现代农业11年的质态水平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兵团1997已经进入现代农业的初步实现阶段,到2007年已经成功跨越到了基本实现阶段。在这11年当中,兵团现代农业的质态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提高的速度并不稳定。通过纵向、横向比较发现,要素投入水平不足、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仍是制约兵团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兵团团场职工的人力资源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等主要对策措施。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视角方面,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农业的评价研究大多只对现代农业所处的阶段做出评价,本文选取了一些动态性、综合性、普遍适用性的指标对兵团现代农业在纵向比较的基础上做出质态水平的评价;研究内容的创新,结合兵团现实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剔除了如农村用电量、农民人均收入等一些不适合用来反映兵团特殊情况的指标,加入了单位耕地面积棉花产量、盐碱耕地面积比例等更符合兵团实际情况的指标,构建了兵团现代农业质态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兵团现代农业的质态水平进行了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