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勒德·胡塞尼小说《群山回唱》的空间叙事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勒德·胡塞尼是当代杰出的美籍阿富汗裔作家。目前为止他总共出版了三部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这三部小说自发行以来受到了评论家和读者的高度赞扬。作为胡塞尼的第三部小说,《群山回唱》讲述了几代人从阿富汗到巴黎再到希腊和美国加州的悲欢离合。胡塞尼娴熟的叙事技能也在故事中展露无遗。《群山回唱》出版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小说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但是没有一个研究是从空间叙事角度出发的。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提出了“空间形式”这一概念,由此引起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关注从时间维度转向了空间维度。空间不再是一个静止的实体。相反,它积极参与叙事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通过空间叙事,时间顺序被打破了并且线性叙事也被分裂了。这篇论文采用空间叙事理论,对《群山回唱》中的空间类型和空间叙事技巧进行了解读。通过深入全面的分析,论文探索了《群山回唱》中的三种空间类型: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首先,在物理空间中,小村庄沙德巴格和大城市喀布尔,东方阿富汗和西方巴黎、希腊、美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不同地方的文化背景,成功塑造了各色人物。其次,在社会空间中,瓦赫提先生的房子和瓦齐尔阿克巴尔汗医院反映了人物的社会关系,阐明了阿富汗的历史和矛盾的人性。最后,在心理空间中,移民的阿富汗人和留守的阿富汗人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心理有力地彰显了小说主题。为了实现空间性,胡塞尼采用了一系列空间叙事技巧,包括了多角度叙事手法,蒙太奇手法和并置手法。这些叙事技巧通过打破线性顺序,淡化时间,分裂叙事实现了空间叙事效果。从空间叙事的视角解读《群山回唱》提供了研究这部小说的新视角,从而彰显了小说充满空间艺术的叙事效果。空间叙事对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动,主题的深化,美学效果的达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读者对空间叙事和这部小说能有更深的领悟和更好的理解。
其他文献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古典悲剧,曾被王国维赞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日本江户时期的《菅原传授手习鉴》是净琉璃时代的三大杰作之一。两部
文章介绍了边界扫描测试的原理 ,分析了联合测试行动组JTAG控制器的逻辑状态 ,并给出了JTAG测试具体应用的VHDL原代码和逻辑仿真波形。利用JTAG接口可以方便地进行复杂IC芯片
在许多人的眼里,段焕竞是一位经历丰富、骁勇善战的虎将。可不为众知的是,这位铁骨铮铮的硬汉也有柔情的一面。在自己的爱妻李珊面前,段焕竞会变得多情,变得深沉。他俩的婚恋故事后来被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编排成了话剧,成为最早流传的红军婚恋故事……    巧遇未来妻子    1935年4月下旬,留在湘赣边区坚持斗争的红十七师红五团一营营长段焕竞率部随全团部队离开武功山,踏上了南下湖南建立新根据地的征程。途中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