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勒德·胡塞尼是当代杰出的美籍阿富汗裔作家。目前为止他总共出版了三部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这三部小说自发行以来受到了评论家和读者的高度赞扬。作为胡塞尼的第三部小说,《群山回唱》讲述了几代人从阿富汗到巴黎再到希腊和美国加州的悲欢离合。胡塞尼娴熟的叙事技能也在故事中展露无遗。《群山回唱》出版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小说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但是没有一个研究是从空间叙事角度出发的。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提出了“空间形式”这一概念,由此引起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关注从时间维度转向了空间维度。空间不再是一个静止的实体。相反,它积极参与叙事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通过空间叙事,时间顺序被打破了并且线性叙事也被分裂了。这篇论文采用空间叙事理论,对《群山回唱》中的空间类型和空间叙事技巧进行了解读。通过深入全面的分析,论文探索了《群山回唱》中的三种空间类型: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首先,在物理空间中,小村庄沙德巴格和大城市喀布尔,东方阿富汗和西方巴黎、希腊、美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不同地方的文化背景,成功塑造了各色人物。其次,在社会空间中,瓦赫提先生的房子和瓦齐尔阿克巴尔汗医院反映了人物的社会关系,阐明了阿富汗的历史和矛盾的人性。最后,在心理空间中,移民的阿富汗人和留守的阿富汗人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心理有力地彰显了小说主题。为了实现空间性,胡塞尼采用了一系列空间叙事技巧,包括了多角度叙事手法,蒙太奇手法和并置手法。这些叙事技巧通过打破线性顺序,淡化时间,分裂叙事实现了空间叙事效果。从空间叙事的视角解读《群山回唱》提供了研究这部小说的新视角,从而彰显了小说充满空间艺术的叙事效果。空间叙事对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动,主题的深化,美学效果的达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读者对空间叙事和这部小说能有更深的领悟和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