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癌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抑癌基因P53的突变、凋亡抑制基因Suivivin的激活及VEGF诱导的血管的生成等密切相关。目的:明确P53、Survivin及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癌、30例萎缩性胃炎及30例正常胃组织中P53、Survivin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三种蛋白与胃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按每张切片的着色深浅及阳性细胞比例计分。结果:1. P53主要以细胞核着色为主,Survivin、VEGF表达主要分布于细胞浆。胃癌组织中P53、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胃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它们在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水平介于胃癌和正常胃组织之间。2. P53、Survivin和VEGF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按分化程度,低+未分化组P53、VEGF阳性表达率(95.65%、91.30%)分别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51.35%,59.46%),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低+未分化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82.61%)虽高于高+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62.13%),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浸润深度,达浆膜层组P53、Survivin阳性表达率(72.50%、85.00%)高于未达浆膜层组阳性表达率(60.00%、75.00%),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浆膜层组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80.00%)明显高于未达浆膜层组阳性表达率(5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组P53、Survivin、VEGF阳性表达率(87.88%、84.85%、93.9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44.44%、51.85%、44.44%)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TNM临床分期,Ⅲ+Ⅳ期组P53、Survivin、VEGF阳性表达率(82.86%、80.00%、85.71%)明显高于Ⅰ+Ⅱ期组阳性表达率(48.00%、56.00%、5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3. P53、Survivin和VEGF蛋白三者在胃癌中表达水平成正相关(rs1=0.962、rs2=0.924、rs3=0.960,P<0.05)结论:1.P53、Survivin、VEGF蛋白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密切相关,三者均可作为独立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2. P53、 Survivin及VEGF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3.临床上同时分析这些标志物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的病理学分级、预测愈后以及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