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4钛合金循环热氢处理改性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afeng62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合金的热氢处理技术是利用氢的可逆合金化作用改变钛合金的相组成和微观组织,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本文对TC4钛合金的吸氢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置氢处理过程中置氢温度、氢压、置氢时间等参量与氢含量的关系,氢压及合金中氢分布与保温时间的关系。利用室温压缩实验,研究了热处理方式对一次置氢TC4钛合金和循环置氢TC4钛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利于钛合金室温增塑的循环热氢处理工艺。利用OM、XRD、SEM、TEM等材料分析测试设备,结合室温压缩实验,研究了TC4钛合金循环热氢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形貌、相组成及其含量等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循环热氢处理工艺对TC4钛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循环置氢钛合金室温塑性变形后的微观组织、断口形貌等的演变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钛合金吸氢是一个放热和扩散过程,随着置氢温度的升高,氢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氢压的增加,氢含量几乎呈线性增加;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氢压先急速降低后缓慢降低直至不变,氢含量先快速增加后趋于稳定,氢分布随保温时间的增加逐渐趋于一致。利于钛合金室温增塑的循环热氢处理工艺为:每次置氢温度均为750℃,保温时间为120min,循环置氢结束后需要对试样进行固溶淬火处理,固溶温度为850℃保温30min,水淬。合金经循环热氢处理后,组织形貌发生变化。经不同次数置氢处理后,试样均出现细小的针状马氏体α和粗大的针状马氏体α",有6氢化物生成,β相的含量增加。置氢二次时试样的组织较细小,晶粒比较均匀,且p相的相对含量最高。室温压缩实验后,循环置氢试样均产生裂纹。随着置氢次数的增加,试样的极限变形率先增加后降低,但均高于未置氢合金,置氢二次时最大,较未置氢合金提高了22.1%;抗压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屈服强度先降低后稍有增加,置氢二次时最低,较未置氢合金降低了11.1%;弹性模量大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最大降幅为11.6%。总之,循环热氢处理对TC4钛合金的室温压缩性能有改善的作用,且置氢二次时对压缩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佳。与置氢合金相比,极限变形率提高了22.1%,抗压强度不变,屈服强度降低了11.1%。
其他文献
智库大多依附于大学或者研究院所,是对政治、商业、军事政策和文化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并提供应对策略的重要机构。以美国智库为例,从背景起源、发展历程、类型与职责以及运行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系统地分析了堤后式排灌两用泵站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和设计型式,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建型设计中高、低涵分开设置,排、灌功能分别独立实现,
随着大秦线年运量的逐年递增,万吨、2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数量也在增加,传统的信号设备也都进行了改造。在道岔转换设备中,大秦、同蒲正线上基本都使用了ZYJ7+SH6电液转辙机道
设计一种采用51单片机和ADC0809构成的驼峰直流2.3轨道电路电流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测量多路的直流电流量,通过数码管本地显示测试数据。也可经串口向PC机传递测试数据。 De
<正>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今年七大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制造业之于一个经济大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压舱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