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教是唯一现存的中国本土宗教。在漫长历史长河的洗礼、淬炼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形成了养生、音乐、建筑、绘画、占卜等多种文化内涵,最终自成体系。道教音乐作为道教斋醮和科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学界所关注。在近年来,道乐研究以北方的北京白云观,南方的龙虎山道乐为代表,成果相当可观。河北巨鹿县因东汉末年爆发了太平道的黄巾起义,一直是北方道教文化地区之一,因其在乐器性质、打醮科仪程式、地方性特征、文化影响等具有的特点,最终国内学者的研究下界定为巨鹿道教音乐。
在巨鹿道教音乐引起众多关注目光之后,东部相隔65公里的清河县正在悄然兴起了道教及音乐。清河与巨鹿相比,在道乐的历史、传统、规模、影响难以相提并论。但清河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当中,经济迅速崛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逐渐成为邢台东部的经济强县。在此社会大背景之下,清河道观重修和新建达5座之多,入道人员不断增加,并很快组织起道乐班子,开始了红红火火的道教各种活动。本文着眼于此文化现象,经过实地考察,认为在社会环境、信仰传统、经济条件、民俗与宗教结合等因素影响下,道乐作为文化逐渐进行流转和移入,并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所产生的当地的多方需求,开始自我适应并扎根生存。本文在撰写当中以音乐人类学结合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领域,从清河道乐产生的原因以及与巨鹿道乐的比较,对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