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前期合并超重患者血清网膜素-1水平及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te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单纯高血压前期以及合并超重患者血清网膜素-1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2.探讨血清网膜素-1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04月~0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前期人群208(男98,女110)例。根据血压和体重指数(BMI)分成三组:正常对照组66例,单纯高血压前期组70例,高血压前期合并超重组72例。采用标准化问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测定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计算BMI。采用双抗夹心ABC-ELLSA法测定网膜素-1,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网膜素-1在单纯高血压前期组和合并超重组均下降(P<0.05);高血压前期合并超重组进一步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在单纯高血压前期组和合并超重组均升高(P<0.05),高血压前期合并超重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前期组(包括单纯高血压前期组和合并超重组)网膜素-1与BMI、SBP、DBP、FBG、TC、MAU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高血压前期组(包括单纯高血压前期组和合并超重组)MAU与年龄、BMI、SBP、FPG、LDL-c呈正相关,与网膜素-1呈负相关。进一步以MAU为因变量:正常对照组FPG、SBP为MAU的独立影响因素;高血压前期组(包括单纯高血压前期组和合并超重组)BMI、SBP、FPG为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影响因素;整体人群BMI、SBP为MAU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单纯高血压前期组和合并超重组网膜素-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合并超重组网膜素-1水平进一步下降,提示网膜素-1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单纯高血压前期组和合并超重组MAU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合并超重时MAU升高更明显,表明高血压前期即对肾脏有损害,当合并超重时损害进一步加重,这为高血压管理前移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多层螺旋CT (mu1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CST)是一种无创、费用较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现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其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方面具有很
目的:T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ma)是一种来源于T淋巴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是我国高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左右。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理想的治
目的:心肌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是其最重要的病理基础。目前,对于心肌缺血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是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即再灌注治疗。然而再灌注在治疗心肌缺血的同时,还可以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如今,MIRI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他汀类药物, 3-羟基-3-
目的:糖尿病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高达55%,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成年糖尿病患者心脏病死亡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大多数糖尿病患
目的:本实验研究通过检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cute edematous pancreatitis, AEP)小鼠血清中氧自由基、淀粉酶(AMS)、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及其胰腺组织病理学观察,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 Ang-1)对小鼠AEP模型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balb/c小鼠54只,雌雄各半,体重25
目的:  分析2011-2014 年间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309 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9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年龄≤40岁组、41-65岁组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以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生长为特征,主要影响生育年龄的妇女,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增高,约占育龄期女性的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