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研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模式,它根植于学校才具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它从学校实际出发,以“为了学校的发展,基于学校的发展和通过学校的发展”为核心理念,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解决新课改下教育教学问题不可忽视的平台。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是发挥学校研究和培训职能的保证。当前,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全新的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对传统的高中学科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作为这场课程改革中的关键力量,其自身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效果。要适应当前高中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教师势必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教育技术能力以及研究能力。而当前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主要采用集中式培训,当脱离了培训环境后,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持续发展,自我发展意识逐渐消退。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慢慢反思、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是通过实际教学效果间接反映出来的过程。因此,教师如何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逐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新课改为大背景,根据个案研究的特点选择了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的英语教师杨明老师为研究对象。杨玥老师有近十年教学经历,在本校的年轻教师中的特点和成绩都很受瞩目,得到包括学生、同事、领导以及社会的认可。本文作者通过对研究对象近五年的了解,在与其一同参加各种课程活动以及研究活动以后,确定了将其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本文以个案研究为主要方法,结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法以及质的研究方法等进行综合的运用,搜集了各个领域的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教学视频、音频、教学日记、备课记录等原始资料,以及对其学生、同事、领导等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对个案研究对象的教学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个方面找出研究对象在经历近十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所得到的发展,探索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和策略。同时,本文也希望通过此研究,将研究对象作为年轻女教师中的代表,为女性占大多数的英语教师队伍提出有益的发展建议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