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针对贵州省几个大中型奶牛场和个体养殖户,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奶牛临床型和隐性型乳房炎的感染情况:比较几种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诊断方法,寻求最适于本地区的诊断方法;并对隐性型乳房炎乳汁和正常乳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菌落计数和主要分离菌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研究,比较正常乳汁和隐性乳房炎乳汁分离菌的种类、数量和所占比例,探讨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类型,研究抗生素对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科学地指导临床用药,治疗乳房炎。 随机调查310头泌乳奶牛乳房炎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我省奶牛群中临床型乳房炎的感染率为2.26%(7/310),隐性型乳房炎感染率为58.39%(181/310)。 通过对临床常用的快速诊断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T.B、N.F.T和氯化物硝酸银法与体细胞直接计数法的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检查数符合率较低,差异性显著(P<0.05),而C.M.T和体细胞直接计数法的阳性符合率达到100%。 以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配制的隐性乳房炎诊断液——Q.M.T,通过比较试验显示Q.M.T诊断液与体细胞直接计数法的阳性乳区检出率完全符合,与C.M.T试验的检测结果相符率稍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并对诊断液的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Q.M.T诊断液稳定性良好。 本实验对99份正常乳汁和155份隐性乳房炎乳样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正常乳样中共分离到细菌184株,隐性型乳房炎乳样共分离到各种细菌335株,其中隐性乳房炎的分离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所占比例为81.79%。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效果较好。每种药物对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