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治疗结果和预后分析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e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在潮州市人民医院放疗科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食管癌疗效及预后因素  方法:  180例入组病人均为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潮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不可手术食管癌初治病例。放疗靶区确定:大体肿瘤区(Gross Target Volume,GTV)由食管病灶(GTVp)与区域肿大淋巴结(GTVnd)构成,其中GTVp以食管钡餐结合CT图像进行勾画,GTVnd勾画标准为短径≥5mm的阳性淋巴结。临床靶区 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包括GTVP、GTVnd和上述相应淋巴引流区,具体如下:在GTVP四周方向均放1cm和上下方向均放3cm;在GTVnd四周方向均放0.5cm和上下外放1.0cm。计划靶区 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为CTV各方向均匀外扩4mm构成。放疗技术:调强计划采用5野均匀共面布野;适形计划采用3-4野共面/非共面布野。分割方式及处方剂量:常规分割PTV剂量58-70 Gy/28-35 F/5.8-7W,2Gy/f,1f/d;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后超分割放疗),第一阶段行常规分割放疗,剂量为36Gy/18F/3.6W,2Gy/f,1f/d;第二阶段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剂量为24-33Gy/16-22 F/8~11d,1.5 Gy/F,2次/天,两次放疗间隔>6 h。所有病人均采用6-MV X射线照射。化疗方法:序贯化疗59例,同步化疗77例,单纯放疗44例。统计方法:采用 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中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以及临床上考虑有预后价值的因素共同纳入Cox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定为P≤0.05.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43个月(16-75个月),随访率96.11%。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0%、41.8%、33.3%,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8%、36.2%、26.8%,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6.7%、32.5%、22.2%。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早期/晚期)、放疗技术(调强放疗/传统适形放疗)、化疗方法(单纯化疗/序贯化疗/同期放化疗)均明显影响病人总生存率;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放疗技术、化疗方法均为病人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结论:  ⑴根治性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晚期食管癌能达到较满意结果,1、2、3年总生存率为70.0%、41.8%、33.3%。⑵临床分期、放疗技术、化疗方法是影响食管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早期、调强放疗技术、放化疗可进一步提高病人生存率。
其他文献
目的:不同胶质瘤细胞系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反应不同,可能与脂肪酸结合5(FABP5)结合ATRA后激活促细胞增殖通路有关。此外,有研究报道,FABP5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相关,而F
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分,它们通过迁移等参与构建和修复神经网络复杂的结构。细胞迁移受细胞内外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信号传导、细胞骨架及参与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