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耕地变化最快的区域之一,且耕地面积中坡耕地占较大比例,且生产力水平低,由于人类对坡耕地的掠夺式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十分严重。因此,加强对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的研究分析,对实现该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吴起县1950-2005年统计和普查资料,分析了吴起县55年以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探讨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自然、经济、人口等驱动因子;并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指数曲线模型、灰色系统模型等模型对耕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其次,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的类型、作用机制及方式、强度做出分析;建立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相关统计资料所取得的成果如下:(1)20世纪50年代以来,吴起县耕地面积总体上经历了快速减少、震荡波动、急剧增加和持续缓慢减少4个阶段,全县耕地面积由1950年的33 240 hm~2减少2005年的20080hm~2,净减少耕地13150hm~2,减幅达39.6%,尤以1999当年净减少最多,达12400hm~2,是吴起50多年来耕地减少最为剧烈的年份。(2)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耕地总量的波动减少,人均耕地面积除个别年份出现反弹回升外,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人均耕地面积从1950年的0.861hm~2减少到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0.157hm~2,55年净减少0.704hm~2,减幅达81.7%。(3)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影响吴起耕地数量变化的一系列驱动因子归纳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压力、农业科技进步因素。从单个因子看,耕地数量对总人口数、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产值、农业机械总动力较为敏感,尤其对城市化水平最为敏感。(4)研究发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耕地数量变化构密切相关,经济发展对耕地变化不仅有负面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正面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吴起耕地资源,并进行合理开发,提高耕地利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