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大后,党中央出台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经成为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活力,改变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面貌,提升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学生“村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同时,一些大学生“村官”思想问题也愈发凸显,出现了一些偏颇之处和误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村新形势、农业新局面、农民新情况,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从干部队伍与人才队伍两个方面,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建设顺利推进,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本文以巩义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践经验为例证,提出构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在介绍选题背景意义、概述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综述与本选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第二部分,叙述巩义市大学生“村官”群体的现状及取得成效,分析其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第三部分,系统分析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教育主体、目的、环境和方法等要素。第四部分,探索构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重点在强化任前教育机制和在岗教育机制中,高校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以保证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创新之处,一是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从任前和在岗两个维度出发,以高校、地方党委政府、大学生“村官”自身为着力点,构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可操作性的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长效运行机制,以专家咨询委员会、帮扶考核、精神激励、心理素质培养、自我教育机制的构建具有代表性。三是按照需求导向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进行分析,规范教育主体、明确教育目的、优化教育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使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从实际出发,全面提升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