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爪哇伪枝藻(Scytonema javanicum (Kütz.) Born et Flah)、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 Gom.)和纤细席藻(Phormidium tenue (Menegh.) Gom.)为材料,研究了前两种荒漠藻在紫外线(UV)辐射下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以及它们消除因UV辐射所导致的氧化胁迫的机理;还对三种荒漠藻规模化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它们藻结皮的培植与发育、藻结皮发育阶段理化性质的改变等进行了细致地研究。经UV辐射后,S. javanicum细胞的直径和体积变小。在增强的UV-B辐射下,培养物变黄且生物量下降,藻细胞沉于液体培养基底部;而在UV-A辐射下,培养物浓度增加,藻细胞浮于液面。通过电镜发现,经UV辐射后,藻细胞中脂肪颗粒和多糖颗粒等与对照相比都有所增加;经UV-A处理后,藻细胞内片层结构更明显,几乎充满整个细胞;在UV-B处理后的藻细胞横切面周边区有一圈透亮小点。对S. javanicum和M. vaginatus的光合作用研究发现,在低剂量(低于0.4 mW cm-2)的UV-A处理下,S. javanicum的Fv/Fm比值开始出现下降,但随后又上升,48 h后超过对照组,总体上呈现轻微上升。而UV-A使M. vaginatus的Fv/Fm比值有很小的下降。这些说明UV-A辐射对荒漠藻的光合作用影响不大。0.48 mW cm-2的UV-B辐射处理72 h后,S. javanicum的Fv/Fm比值下降到很低水平。UV-B辐射剂量小于0.06 mW cm-2时,S. javanicum的光合放氧速率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较缓慢;当剂量超过0.06 mW cm-2后,光合放氧速率快速降低,当剂量达到0.48 mW cm-2时,藻体的净光合速率为负值。说明较高剂量的UV-B辐射可显著抑制光合作用。UV辐射对S. javanicum和M. vaginatus的色素变化具有重要影响。UV-A促进这两种荒漠藻叶绿素a、scytonemin、类胡萝卜素和藻蓝蛋白等色素的合成。在UV-B辐射下,S. javanicum和M. vaginatus的叶绿素和藻蓝蛋白含量快速下降,0.48 mW cm-2剂量的UV-B处理96 h后,这两种色素含量已经下降到很低水平。UV-B促进保护色素伪枝藻素和其它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辐射剂量越高作用越明显。UV辐射对藻细胞中可溶性蛋白质、胞内总糖和胞外多糖(EPS)的积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