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观察PTC术后BRAF V600E突变和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分析中国人群两种突变在不同状态时的基本情况。2、通过观察PTC远端转移患者的BRAF V600E及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评价两种突变在远端转移患者中131I治疗的作用及核素治疗后的疗效(Tg、全身131I扫描(Rx WBS)、18F-FDG等)。3、Tg是PTC全切术后特异性肿瘤标志物,ΔTg/ΔTSH变化可预测复发转移,通过观察转移组患者的BRAF V600E突变及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评价ΔTg/ΔTSH对转移情况的判定效率。方法:1、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外科手术的PTC患者共87例,该患者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及肿瘤包埋石蜡组织,提取肿瘤组织的基因组DNA,应用荧光PCR法对BRAF V600E进行检测,采用标准的PCR及测序技术对TERT启动子突变进行检测。比较BRAF V600E基因型分布、TERT启动子基因型分布比例的差异及两种突变在不同突变状态时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腺外侵犯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差异。2、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核医学科诊治的至少两个疗程的PTC转移患者共64例,基因检测方法同前。所有患者至少在首次核素治疗前一周内行18F-FDG PET/CT显像,在核素治疗后5天行Rx WBS,对显像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得到T/NT比值及SUVmax值;在首次和第二次131I治疗前测定Tg水平的变化。随访期间根据影像学及病理资料综合判断131I治疗效果,参照相应指南,将所有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不完全缓解组和进展组,回顾性分析131I治疗后随访过程中已明确有远端转移患者在不同突变状态时的T/NT比值、SUVmax值及首次和第二次131I治疗前Tg、Tg变化量(ΔTg)及Tg变化率。3、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核医学科诊治的PTC术后患者共431例,根据影像学检查(胸部CT、颈部超声、全身骨显像、Dx WBS、Rx WBS)结果,对可疑转移的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最终将患者分为两组,无远端转移组(M0组,n=378例)和远端转移组(M1组,n=53例)。对M1组患者进行BRAF V600E突变和TERT启动子突变基因分析,方法同前,并在术后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测定患者Tg和TSH水平的变化,分别记为Tg1、TSH1,Tg2、TSH2,Tg3、TSH3。比较Tg1、Tg2、Tg3、ΔTg及Tg随TSH变化比值(ΔTg/ΔTSH)间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及最佳诊断界值点(DCP)评估以上指标对远端转移的预测价值;根据不同基因类型的突变状态M1组又可分为各个亚组,比较M1各亚组间ΔTg和ΔTg/ΔTSH比值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及DCP评估M1组各亚组与M0组患者间以上指标对远端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1、87例PTC患者中,65例为BRAF V600E突变型,22例为野生型,BRAF V600E突变率为74.7%;6例为TERT启动子突变型,67例为野生型,TERT启动子突变率为6.9%。BRAF V600E基因型分布与腺外浸润、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Ⅳ期有关,与野生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RT启动子基因型分布除了与腺外浸润、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Ⅳ期有关外,还与肿瘤大小及远端转移有关,与野生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BRAF V600E基因型和TERT启动子基因型分为四个亚组,与双阴性组相比,仅存在BRAF V600E突变仅与腺外浸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Ⅲ+Ⅳ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存在TERT启动子突变仅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 V600E及TERT启动子双突变时,与肿瘤大小、腺外浸润、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Ⅳ期及远端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4例远端转移患者中,48例为BRAF V600E突变型,16例为野生型,BRAF V600E突变率为75.0%;18例为TERT启动子突变型,46例为野生型,TERT启动子突变率为26.6%。BRAF V600E基因型分布与腺外浸润、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有关,与野生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RT启动子基因型分布除与腺外浸润、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有关外,还与肿瘤大小有关,与野生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BRAF V600E基因型和TERT启动子基因型分为四个亚组,与双阴性组相比,仅存在BRAF V600E突变与腺外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存在TERT启动子突变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 V600E和TERT启动子双突变时,与肿瘤大小、腺外浸润、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远端转移患者基因突变率与第一部分患者整体突变率相比,BRAF V600E和TERT启动子双突变(P=0.033)、仅TERT启动子突变及TERT启动子突变型(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次131I治疗后和第二次131I治疗后不同基因型的T/NT比值变化结果示,无论是BRAF V600E突变型还是TERT启动子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T/NT比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 V600E和TERT启动子突变共存时,与仅存在BRAF V600E突变相比,T/NT比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131I治疗前不同基因型的SUVmax值变化结果示,与野生型相比,TERT启动子突变型SUVmax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ΔTg和Tg变化率预测远端转移PTC患者病情进展的价值结果示,Tg变化率在最佳诊断界值为25%时,预测远端转移患者疾病进展中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96.7%,准确性为94.6%,曲线下面积为0.946。Tg、ΔTg和Tg变化率预测远端转移PTC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的价值结果示,Tg变化率在最佳诊断界值为-22%时,预测远端转移患者疾病完全缓解中的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100%,准确性为93.7%,曲线下面积为0.990。3、431例PTC患者中,M0和M1组间各指标相比,年龄、性别、TSH1和TSH2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g1、Tg2、Tg3、TSH3、ΔTg1、ΔTg2、ΔTg3、ΔTg1/ΔTSH1、ΔTg2/ΔTSH2、ΔTg3/ΔTSH3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31I治疗前两组间各血清学指标预测远端转移的价值结果示,ΔTg3/ΔTSH3在最佳诊断界值为0.51时,预测远端转移的灵敏度为96.2%,特异度为98.9%,准确性为98.6%,曲线下面积为0.990。M1组各亚组间131I治疗前不同基因分型中各血清学指标预测远端转移的价值结果示,双阴性组ΔTg3/ΔTSH3在最佳诊断界值为1.05时,预测远端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为100%,曲线下面积为1;仅BRAF V600E突变组ΔTg3/ΔTSH3在最佳诊断界值为0.52时,预测远端转移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3.6%,准确性为93.8%,曲线下面积为0.986;仅TERT启动子突变组ΔTg3/ΔTSH3在最佳诊断界值为1.19时,预测远端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为100%,曲线下面积为1;双阳性组ΔTg3/ΔTSH3在最佳诊断界值为1.38时,预测远端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为100%,曲线下面积为1。结论:PTC患者中,BRAF V600E突变及TERT启动子突变共存时,转移风险较高,且转移灶摄碘能力较差,此时,Tg水平无法判断是否存在转移,因此,此类患者131I疗效差,更易发生转移,应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