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审美现代性”初探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6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生于印度三大改革交汇之际,这是印度社会断裂又企图弥合的历史阶段。深处时代漩涡之中的泰戈尔,积极投身于文学以及社会运动之中。泰戈尔以西方现代性的时间为突破口,立足于印度传统,对西方文化进行译解,他在西方与印度文化对比中,愈加确立了民族文化身份,形成了对审美现代性的独特认知。在世界范围内,泰戈尔的“审美现代性”与西方审美现代性发挥着同样的功用,它顽强地抵抗着启蒙现代性给人带来的精神危机。这也为东方美学“走出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共同为现代人建造出和谐的精神家园。本文主要通过三个章节对泰戈尔的“审美现代性”进行阐释。第一章从“现代”这个带有明显的时间意识的词入手,着重体现泰戈尔对“现代”的独特认知,进而解构西方现代,让“现代”带有印度民族性。第二章主要立足于“美学”,总结归纳出泰戈尔对“美”的认知,并结合他对时间的认知以强化审美现代性的社会功用。最后从文学作品中加以论证。第三章从东西美学的异质性入手,探寻泰戈尔“审美现代性”的深层意图。西方现代性带来的现代化、城市化压力给现代印度带来不少社会问题,泰戈尔从印度社会中的问题出发,试图用东方美学缓解印度甚至是广大东方国家面临的文化以及个人存在的危机。
其他文献
重点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冬季持续偏暖、出现连续暖冬的成因.初步分析表明,我国气温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东亚冬季风减弱、西太
利用中尺度地面观测资料,以广东省阳江-电白之间沿岸近似东西向的海岸线为例分析了东西向海岸线对局地性降水的作用.结果发现:夏季,在梯度风较弱的背景下,这一带沿海的海陆风
在航天发射任务中,测控站指挥中心担负着测控系统应急指挥任务,传统依靠现场人工判断和决策指挥方式往往存在及时性差、准确性差等问题,而辅助决策系统可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
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南通地区的四次暴雪过程的分析,试从环流形势的配置、强度及物理量场特征上,找出具有共性的暴雪的指标,以供预报参考.
近年来,农业越来越受到资本的追捧,“投资农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仔细观察农业投资热的背后,不免令人忧虑和担心。企业或投资者对农业的认知.主要从逐利视角单纯理解农业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