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存在着超过百万的失独家庭,这些家庭逐渐步入老年,家庭中的失独老人们遭遇心理困境,缺乏精神关爱。面对失独群体的困境,国家高度重视,政府加大投入,努力降低失独群体的风险。政府在政策层面提高失独群体扶助金的标准,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来服务失独群体。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针对失独老人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的情况逐渐增多。南京市为了解决市内几千名失独老人的问题,改善失独老人的生活状况,近年来各区政府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推行了大量关注失独群体的社会工作项目。研究者在专业实习期间参加了南京市浦口区的一个“失独老人精神关爱”项目。该项目为南京市浦口区公益创业指导站于2014年举办的第一届“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的为老服务项目之一,项目旨在缓解失独老人精神生活困境。项目经过了为期一年多的服务期,于2016年2月份正式结项。项目运用小组工作介入失独老人精神关爱服务,采用互惠模式开展一系列小组活动。项目的实务过程分为筹备阶段,破冰阶段以及实施阶段,每个阶段按照工作目标,服务过程和策略技巧展开。本研究采用综合评估方法评估该项目,采用量表测量、问卷调查等定量方法,和半结构访谈法等质性方法收集分析资料。项目的评估结果呈现:过程评估方面,目标和任务完成度高,服务执行度高,小组活动开展保证数量和质量,保证服务送达到失独老人,人财务资源的利用率高;效果评估方面,服务对象的精神关爱缺乏状况得到有效缓解,服务对象对服务和社工的满意度高,通过指导站督导会的评估,并且通过电视媒体的报道获得社会关注,最后顺利结项。通过研究发现失独老人精神关爱项目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项目在服务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过于理想化,没有充分考虑失独群体的自身特点;项目团队专业能力有待提高;项目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以及资金管理规范性不足等等局限性。为了进一步优化项目运营,针对项目的局限性,研究者尝试提出相应的项目调整建议。注重群体特征,优化服务方案的设计,充分考虑失独老人个性化需求;注重项目团队建设,提升专业能力,为失独老人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加大经费的投入,提高活动费用;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财务体系,规范项目资金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