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房颤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制定房颤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以便于房颤的中医规范化治疗;观察房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T),探讨房颤患者的辨证分型与凝血类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①首先通过对房颤相关文献的整理,结合2005年-2007年房颤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制定房颤中医常见辨证分型与证候表现专家调查表,并形成共识。 ②选择住院的窦律患者20例为对照组,房颤患者60例。根据以上确定的房颤中医常见辨证分型与证候表现共识,对房颤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时测定凝血类指标。 结果: ①房颤辨证分型主要分为气阴两虚证、心阳虚衰证、水饮凌心证、痰浊阻滞证、痰热扰心证、心脉瘀阻证等六型。 ②房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FI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③各证型房颤分组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痰浊阻滞型、心脉瘀阻型D-二聚体水平高于气阴两虚型、心阳虚衰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房颤辨证分型主要分为气阴两虚证、心阳虚衰证、水饮凌心证、痰浊阻滞证、痰热扰心证、心脉瘀阻证等六型,以虚证为多;房颤伴有高凝状态,而痰浊阻滞型、心脉瘀阻型患者高凝状态明显,D-二聚体可为房颤痰瘀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