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cxd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低频下纳米粒子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介电行为的影响。使用三种不同粒径和晶型的钛酸钡(BT)纳米粒子,并分别通过溶液法和原位聚合法合成复合材料薄膜聚偏氟乙烯(PVDF)/BT和聚酰亚胺(PI)/BT。通过测试室温和变温下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发现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与BT粒子的尺寸和晶型有明显的关系。特别在低频下,随着BT尺寸的降低,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出现显著的增长,这主要是源自于界面极化。但是不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低频介电行为并不相同,其中PVDF/BT的介电行为在低频下受BT的尺寸和晶型的影响比PI/BT更为显著,这主要源自于PVDF的强极性。另外,由于PVDF为热塑性材料,因此PVDF/BT的介电常数受温度影响较大。而PI/BT的介电行为受温度影响较小,主要是由于PI是极佳的热固性材料。通过理论公式对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进行拟合发现当填料的体积分数较大时,粒子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视,同时也要考虑粒子形貌对介电行为的影响。   因此,通过对比两种不同聚合物基体的复合材料的介电行为,我们发现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作用并不统一,造成这种不同主要源自于聚合物本身链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同时制备的方法,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对复合材料的介电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该文立足于研究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在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西部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不同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对西部地区绿色经济效率
近年来,随着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可见光催化利用太阳能降解污染物成为研究热点,但目前常用的大多数催化剂只对紫外光响应,限制了实际应用。石墨相g-C_3N_4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光催化剂,不仅对可见光响应,还廉价易得,但其比表面积较小,可见光吸收强度较低,影响了光催化降解率。本文采取简单的方法对g-C_3N_4/ZnO进行再复合,制备高效的三相复合催化剂g-C_3N_4/ZnO/NiO和g-C_3N_
学位
周涛的小说《西行记》是他继诗歌和散文创作之外的又一收获,其个人化的文革书写,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周涛”.这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以时代为经,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纬,充分
先秦时期,“君子”一词的内涵曾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变.一开始,“君子”一词只是用来指称贵族统治阶层的,也即纯粹的“职位”君子,此时的“君子”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无涉.后来,
本研究利用Chelex-100树脂富集的方法,对珠江上游三大支流(西江,北江和东江)全年及整个河口夏冬两个季节的水体溶解态铜系统地进行了高分辩时空分布测定,并结合该水域特殊的物理
纳米阵列电极在提高监测灵敏度、改善选择性、缩短响应时间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在解决环境监测、生命科学、能源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一维ZnO纳米阵列因ZnO宽带隙(室温3.37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