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应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观察性研究——来自单中心的经验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ifei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activator,rt-PA)用于发病4.5h之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广泛认可,并被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2001年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急性脑梗死(6h以内)的静脉溶栓治疗”证实发病6h之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应用尿激酶(urokinase,UK)溶栓相对安全有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推荐UK可用于治疗发病6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但同时建议发病4.5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优先选择rt-PA溶栓。因此在中国,发病4.5h之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首选rt-PA溶栓,而发病4.5-6h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则更多选用UK溶栓,临床实践观察静脉应用UK溶栓治疗同样安全有效。本研究旨在观察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人群中两种溶栓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  连续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846例,经入排标准筛选,最终有809例患者纳入研究。按所用溶栓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rt-PA组604例,UK组205例。神经功能缺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价,将住院治疗14d或出院时NIHSS评分较入院时下降≥40%定义为短期神经功能改善,将溶栓后90d时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作为评价神经功能预后的指标,将mRS评分0-1分定义为预后良好,mRS评分6分表示死亡;将溶栓后7d内发生的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作为评价安全性的指标,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对变量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治疗效果评价  (1)主要终点事件:溶栓后90d时神经功能预后良好:rt-PA组275例(45.5%),UK组88例(42.9%)(P=0.488);  (2)溶栓后90d时死亡:rt-PA组59例(9.8%),UK组25例(12.2%)(P=0.202);  (3)短期神经功能改善:rt-PA组308例(51.0%),UK组102例(49.8%)(P=0.808);  (4)溶栓后14d(或出院时)死亡:rt-PA组27例(4.5%),UK组12例(5.9%)(P=0.451);  两组患者溶栓后90d时预后良好、溶栓后90d时死亡率、短期神经功能改善、溶栓后14d(或出院时)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2.安全性评价  (1)溶栓后7d内颅内出血:rt-PA组73例(12.1%),UK组24例(11.7%)(P=0.902);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rt-PA组13例(2.2%),UK组5例(2.4%)(P=1.000);  (2)溶栓后7d内消化道出血:rt-PA组48例(7.9%),UK组18例(8.8%)(P=0.768);  溶栓后7d内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提示发病超早期静脉使用rt-PA或UK溶栓,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在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人群中,发病超早期(4.5-6h)静脉使用UK溶栓有效且相对安全。
其他文献
针对如何选择建筑外墙体保温材料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且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how to choos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挽救性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1年疗效及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  方法:  收集整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