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移动手机应用平台(Mobile Application,手机APP)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程医疗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期间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化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研究。对照组患者于入组后第3、6月安排常规门诊随访。实验组患者在入组时安装手机APP,除第3、6月安排门诊随访外,第1、2、4、5月利用APP完成远程随访。随访过程中,实验组患者可凭借APP与医生进行沟通,医生通过APP给予患者建议。采集患者手机APP使用感受,于研究结束时统计两组患者门诊随访完成情况、实验组APP使用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Morisky量表)、自我管理能力(EHFScBS-9量表)及心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共125人完成此项研究,实验组61人,对照组64人,其中实验组失访2人,对照组失访6人。对照组及实验组,预期门诊随访分别完成78.1%及82.8%,因就诊不便而未能完成预期门诊的患者分别占50.0%及38.1%;非预期门诊随访分别为98次及48次,因情绪焦虑就诊且未调整治疗方案者分别占41.8%及22.9%。实验组预期手机APP随访完成83.2%,操作失败占未能完成随访的9.8%;非预期手机APP随访共182次,其中自觉病情变化咨询102次,有43次在远程评估后判定为情绪焦虑导致,并经心理疏导后成功解决。超过90%的APP使用者表示手机APP操作方便,能得到医生及时的反馈,对反馈内容满意。家庭参与情况、患者住址到医院距离不同,预期的APP随访次数也存在差异(P<0.05)。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的人群间,预期APP使用次数无差异(P>0.05)。研究前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Morisky量表评分(4.5±2.1vs4.6±2.0,P>0.05)、EHFScBS-9量表评分(22.2±2.6vs22.9±2.0,P>0.05)无明显差异;研究后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Morisky量表评分(6.1±1.5vs4.7±1.9,P<0.05)明显高,EHFScBS-9量表评分明显低(18.8±1.8vs23.1±2.2,P<0.05)。研究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330.0±73.7vs313.4±72.3,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47.7±9.7vs46.9±11.3,P>0.05)、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2114.2±2783.9vs2491.8±1737.5,P>0.05)无明显差异;研究后实验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355.8±66.1vs315.8±55.7,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52.3±10.0vs47.9±12.8,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1126.9±998.8vs2557.4±2163.6,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表明通过手机AP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远程管理是可行的。手机APP可在绝大部分患者中成功安装及使用,并且在家庭成员的参与下,同样实现对老年患者的有效远程管理。通过APP进行远程管理可以实现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并提高心衰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门诊就诊,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缓解医疗压力。长远的临床获益还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