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过载能力强和功率密度高等一系列优点,但电机的磁钢易受到电磁及热的影响出现不可逆退磁现象。通过在制备磁钢过程中加入大量镝、铽等贵重稀土元素可以使电机磁钢具有更高的抗退磁特性,但该方法使得电机成本大幅增加,而采用磁钢选区渗重稀土是目前提高电机抗退磁能力的一种较好选择。本文以一台“V+一”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磁钢的退磁特性,并对选区渗重稀土方案进行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过载能力强和功率密度高等一系列优点,但电机的磁钢易受到电磁及热的影响出现不可逆退磁现象。通过在制备磁钢过程中加入大量镝、铽等贵重稀土元素可以使电机磁钢具有更高的抗退磁特性,但该方法使得电机成本大幅增加,而采用磁钢选区渗重稀土是目前提高电机抗退磁能力的一种较好选择。本文以一台“V+一”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磁钢的退磁特性,并对选区渗重稀土方案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在设计选区渗重稀土方案时,需要确定磁钢的易退磁位置、故障演变规律以及退磁程度,因此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退磁特性进行研究。本文设计了一台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建立了电机的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明确了磁钢在峰值工况时的临界退磁温度,同时本文通过分析温度、电枢电流幅值大小和弱磁角这三个退磁因素对磁钢的退磁特性影响,获得了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易退磁位置及故障演变规律,并研究了退磁后的电机电磁性能。为同时满足磁钢重稀土用量少及抗退磁能力强的目的,在不降低电机峰值工况性能的前提下,将电机磁钢由N38UH更换为含重稀土元素用量相对较少的N38SH,并通过提出合理的选区渗重稀土设计方案,对磁钢易退磁部位的内禀矫顽力进行提升,提高了电机的抗退磁能力,而方案中的两个关键设计参数,即内禀矫顽力提升倍数以及渗重稀土深度的数值,可通过磁钢的退磁程度进行确定。为了提高选区渗重稀土方案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本文将磁钢的内禀退磁曲线原理与最大退磁率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计算选区渗重稀土设计方案中最大内禀矫顽力提升倍数的方法,可用于优化选区渗重稀土设计方案,并将优化前后的方案进行对比,发现优化后的方案在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性能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重稀土元素的用量,做到了电机磁钢选区渗重稀土方案的精细化设计。
其他文献
谷子(Setaria italica(L.)P.Beauv)为禾本科植物之一,籽粒脱壳后被称为小米,主栽于中国北方。本研究以435份谷子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于2019年和2020年种植于晋北、晋中和晋南三个生态区,分别调查刚毛长度、分蘖数和千粒重以及籽粒叶酸含量。通过正态分布、一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回归、主成分及GGE分析,以期解析3个主要农艺性状及叶酸含量的变异特征。结合群体基因型进行全基因组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调节人体免疫系统、预防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脑血管等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大部分作物产区缺硒,而人类通过作物摄入硒是最安全有效的一种方式,因此富硒燕麦生产对于人体硒元素的补充成为一种可能。为探索适合山西不同生态区富硒燕麦的栽培技术,于2018-2019年连续两年分别在晋中生态区和晋西北生态区进行大田试验,2018年采用正交试验重点研究品种、施硒浓度、施硒方式和施
目的 探讨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康复管理在学龄期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学龄期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康复管理,观察8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用时,干预前及干预8周末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比较两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肺哮鸣音、喘息、咳嗽、咳痰、发热
随着边缘计算的发展,大量时延敏感且安全需求较高的应用已部署于边缘平台。因ARM平台的低功耗特性和高性价比,ARM架构机器已成为边缘平台的典型选择。为在ARM平台提供对应用和数据的保护,基于TrustZone的多安全域架构被提出。多安全域架构提供位于普通世界的隔离执行环境(称为用户态安全区),使应用开发者可以在ARM平台上部署自行开发的敏感应用。然而,当前的多安全域架构针对低频次执行敏感应用的移动计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占补平衡是落实耕地保护“长牙齿”的硬措施,而新增耕地验收是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最重要一环,既要确保新增耕地数量,又要确保其质量。本文在研究新增耕地验收政策来源和新增耕地验收机制主要流程的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详细介绍了北京市新增耕地联合验收机制的流程和创新经验,并对下一步完善新增耕地验收机制给出了几点笔者思考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烟嘧磺隆作为苗后除草剂已在玉米生产上广泛应用,但同时作为C4植物的禾本科作物谷子却对烟嘧磺隆较为敏感。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五个不同浓度的烟嘧磺隆对谷子(张杂谷10号、晋谷21号)和玉米(农大108号、迪甜8号)形态指标、解毒途径和靶标酶活性等的影响,从生理生化及分子角度揭示谷子和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性差异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7.5 g/hm~2除外,烟嘧磺隆剂量在15 g/hm~2到6
为确定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以‘青花7号’为供试花生品种,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以不施氮肥为对照,在施氮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于播种前期、花针期、结荚期三个施肥时期设置7种氮肥运筹方式,系统研究了膜下滴灌氮肥运筹对大田花生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氮素积累及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总量150 kg/hm2的条件下,基施氮肥 30 kg/hm2 +花针期施氮肥90 kg/hm2 +结荚期施氮肥30
基质栽培是一种集约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根际养分富集,影响植株生长。为缓解基质栽培中根际养分富集对番茄植株造成的影响,合理控制根际养分含量,本研究分别在人工环境与自然温室条件下,以岩棉作为栽培基质,以低浓度营养液作为淋洗液,开展了不同淋洗量、不同淋洗频率调控方法的研究,分析淋洗对基质EC、p H、离子含量的动态变化、植株的生长特性、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大气中CO2、CH4和N2O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很大,且近年来这些温室气体的浓度仍在不断上升。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可影响旱作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本研究在控制气室中模拟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200μmol·mol-1和温度升高2℃的气候变化背景,设置翻耕秸秆还田(F)和覆盖秸秆还田(M)两种秸秆还田方式,研究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酶活及矿质氮的变
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大气CO2浓度急剧增加。同时,由于CO2浓度的升高,全球温度也在不断升高,且温度增加越来越快。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反馈,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将受此影响发生变化。农田土壤是N2O最主要的排放源,氮肥有效性是影响农田N2O排放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本试验设计了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温度升高环境,组合设置为对照环境(T0C0)、升高CO2浓度(T0C1)、升温(T1C0)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