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下不同程度失血对大鼠神经行为及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控制性降压后大鼠对失血的耐受能力。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C组(未降压组)和H组(控制性降压组)两大组,各组内按失血量占全身总血容量的百分比不同各分为4组:C1、H1(10%组),C2、H2(20%组),C3、H3(30%组)和C4、H4(40%组),每组6只。H组用硝普钠(SNP)复合艾司洛尔(ESM)控制性降压至平均动脉压(MAP)50~55mmHg,稳定10分钟后维持此时泵速,并开始股动脉放血,C组泵注生理盐水,放血过程同H组,均60分钟后复压,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并监测动脉血气。24h后观察存活大鼠旷场活动评分和斜板实验的行为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bcl-2和caspase-3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术(TUNEL法)检测该区凋亡细胞,计算24h生存率。结果:24h生存率C1、C2、C3组均为100%,C4组为50%,H1、H2组为100%,H3、H4组分别为83%,17%,组内比较H4组与H3、H2、H1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失血量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者旷场活动评分和斜板实验组内和同一失血量下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cl-2和caspase-3平均光密度组内比较H3组较H1、H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失血量下组间比较H3组较C3组增加(分别为P<0.01和P<0.05)。TUNEL检测凋亡细胞百分比(AI%)组内比较H3组较H1、H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失血量下组间比较H3组较C3组增加(P<0.05)。结论:1.单纯失血10%、20%、30%大鼠60min后复苏再灌注24h未引起脑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发生。SNP复合ESM控制性降压下失血10%和20%维持60min后再灌注24h时脑海马CA1区无细胞凋亡,但失血30%组海马CA1区bcl-2、caspase-3表达增加,凋亡细胞增多,即控制性降压加重大鼠失血30%造成的脑损伤。2.SNP复合ESM控制性降压下大鼠不同程度失血后再灌注早期的神经行为无差别。3.SNP复合ESM控制性降压下大鼠不能耐受失血40%,存活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