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暗硅的三维片上网络可重构拓扑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hu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核处理器系统的发展出现了暗硅问题,即系统为了不超过热设计功耗,系统中部分处理器核需要处于关闭或者低频工作状态,而形成“暗硅区域”。由于暗硅问题的影响,多核系统中的通信架构片上网络功耗开销在多核处理器芯片功耗开销中所占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而三维互连架构因为垂直方向堆叠了更多的有源器件使得热量堆叠效应更加显著,功耗密度进一步增大,会加剧暗硅的影响。论文从拓扑重构的角度研究面向暗硅的三维片上网络互连架构优化设计方法,重点探讨针对非“暗硅区域”(即“激活区域”)的互连拓扑可重构设计方法。
  论文首先研究了面向暗硅的3D NoC拓扑静态重构设计方法,在应用执行前对互连拓扑进行离线重构。在分析三维片上网络热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温度优化的3D NoC映射方法,将应用任务映射至多核系统,在均衡网络温度分布的同时降低了系统最大温度。针对映射后形成的“激活区域”,在分析三维片上网络水平与垂直链路通信功耗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功耗优化的3D NoC拓扑重构方法,通过建立激活节点之间的最优通信路径,以及确定路径上各个路由器的工作状态(处于直通开关或者正常工作模式)和传输方向来生成互连拓扑。通过实验仿真,采用所提出的拓扑静态重构设计的互连拓扑系统,相比于未进行可重构设计的互连拓扑系统,平均降低了21.25%的通信功耗和32.88%的通信延时。
  其次,论文研究了面向暗硅的3D NoC拓扑动态重构设计方法,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对互连拓扑进行在线重构。针对网络负载变化的“激活区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路径段(Datapath Segment,DS)的3D NoC拓扑动态重构方法。该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预测未来重构周期的 DS 利用率,并结合路由器非最佳转发端口的微片偏转率对 DS 打开和关闭的状态进行决策,同时考虑激活节点之间的最短哈密顿路径,在保证网络全连通的前提下重构生成互连拓扑。针对动态重构生成的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哈密顿路径的自适应路由算法,依据每一跳的DS状态优先选择最短路径方向,若路由器输出端口DS为关闭状态,则根据路由器节点位置选择规定的偏转方向。通过实验仿真,相比于未动态重构的互连拓扑,采用所提出的拓扑动态重构方法生成的互连拓扑,在不同注入率下EDP平均降低了13.23% ,在不同比例的激活区域下EDP平均降低了41.52%。
  最后,为了实现前文所述的拓扑可重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支持可重构的三维片上网络路由器。该路由器可以在直通开关、正常工作和动态重构三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实现不同状况下的拓扑重构工作。采用Verilog语言完成了可重构三维片上网络路由器的RTL级建模,对其进行了功能验证与开销评估。
其他文献
毫米波频段波长短,因而毫米波射频系统具有体积更小,通信容量更大,成像分辨率更高等优点,近年来在民用通信和军用电子系统上都有大量的应用出现。基于此,本文使用国产毫米波放大器芯片和国产微波介质基板,研制了一套毫米波上变频模块以及配套的高增益发射天线,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对上变频模块的主要性能指标,增益平坦度、杂散抑制、输出功率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分配了模块各级指标要求,并完成了有源器件的选型;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电子设备所处电磁环境的复杂度日益提升。应用于电磁兼容、能量屏蔽等领域的周期结构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其中超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频段周期结构在小型化过程中的带宽拓展一直是设计的难点。本文针对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和FSS吸波体,利用2.5维金属化过孔实现单元小型化的设计思路,对其带宽拓
学位
平衡无源器件因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抗噪声能力在现代高速无线通信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微波毫米波器件的设计中,其具有体积小、插入损耗低、功率容量大且易于集成等优点。本文基于基片集成波导技术研制出了结构紧凑、高共模抑制的新型平衡SIW滤波器、功分器、定向耦合器、滤波交叉结以及巴伦滤波器。本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得以发展和进步,航天飞行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使用在航天飞行器上电子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用于飞行器上的通信以及科研设备需要提供能源,而光伏能源作为可用的能源之一,太阳能飞行器供电系统成为航天器能源系统中研究对象之一。传统谐振DC/DC变换器应用于宽范围输入的光伏场合中,存在频率变化范围宽、效率低、功率密度低等特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全谐振式DC/D
数字图像中目标检测技术在机器人系统、图像检索和无人驾驶等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在某些实际工业应用中,待检测工件形态单一样本数据量比较匮乏并且表面纹理信息较少,对准确检测目标造成了较大的挑战。因此在工业场景中如何利用少量目标样本,准确快速预测目标位置、角度等信息对于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目标候选框提取方法,目标候选框分类方法、目标检测算法在视觉伺服系统
学位
以科研项目与实际应用的需求为背景,本文针对实现机载超短波天线的小型化以及宽带化设计、脉冲超宽带天线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第一,设计了一款具有小型化和超宽带特性的机载超短波天线,创新设计了具有指数渐变末端的刀型单极子天线结构。对刀型单极子天线的辐射结构进行了切半结构设计、渐变结构设计、截断结构设计以及加载结构设计。为拓展天线的低频带宽设计了一种宽带匹配网络,加载在天线馈电结构与辐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做为一类广义超材料,可以应用在吸波器的设计上,以打破了传统吸波器(如Salisbury屏和Jaumann吸波体)对于厚度的限制,实现了具有“轻、薄、宽、强”的优势。由于传统的吸波材料很难同时满足工作频带内的透波和工作频段外吸波的要求, 因此根据FSS的滤波特性可以将FSS与吸波器进行结合,提出了新型的吸/透波频率选择表
新型人工电磁超材料和超表面具有异于自然材料的电磁特性,它们的出现给电磁学,光学和声学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超材料和超表面可以对电磁波的极化和传播方向实现近乎完美的调控。这一功能在诸如透镜天线,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缩减等方面极具吸引力。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柔性人工电磁超表面的极化转换器及其在低散射天线方面的应用。首先,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电场矢量分解法和等效
超大容量光通信、超高精度光传感、超高速光信号处理等都要求光器件、光系统或光子芯片能够高精细地操控光信号的幅度、相位、偏振等多维参数。这些高性能光器件、光系统或光子芯片在研制、检测和应用过程中,都需要精确测量其多维(幅度、相位等)光谱响应。然而,现有的光矢量分析技术存在光幅相提取复杂、动态范围受限、存在非线性误差等关键技术难题。因此,亟需开展新一代光矢量分析技术的研究,以支撑和保障先进光子器件和集成
随着5G通信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物联网系统中的应用,语音或图像处理以及CNN等复杂信号处理算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对物联网节点处理器的边缘计算性能提出了挑战。物联网节点处理器作为物联网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其安全性对整个物联网系统的服务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加之美国对我国在芯片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实施了技术出口管制,研究与设计一种自主可控、符合边缘计算性能要求且能保护设备中敏感信息的物联网节点处理器具有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