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预防艾滋病已成为全球性行动,各种工作队伍多方参与,其中,志愿者的独特作用日益彰显。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因素对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倡导、培训、服务的影响,预防艾滋病志愿者需要面临与不同文化和亚文化群体的交际互动,然而,针对预防艾滋病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在国内外却鲜有文献报道。本研究以Chen和Starosta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为基础,以其“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及Portalla和Chen的“跨文化交际效力量表”为工具,以上海地区176位预防艾滋病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电话访谈,对志愿者队伍的基本结构、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的基本状况,及其跨文化敏感度和效力进行了解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志愿者的跨文化敏感度和效力处于中等水平,跨文化效力低于跨文化敏感度水平。跨文化敏感度与效力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以及从事志愿服务时间、接触服务人群不同的志愿者,其组别间跨文化敏感度和效力无统计学差异。志愿者参与活动类别的数量对跨文化敏感度和效力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志愿者是否有学习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对服务人群主持预防艾滋病培训的经历,其跨文化敏感度有显著差异,但跨文化效力无统计学差异。面对与来自不同文化或亚文化群体的对象打交道,绝大多数志愿者表现出良好的意愿,但同时也显示出担忧、惧怕和焦虑等负面心理。作者就调查结果作了个人解读,建议今后将跨文化内容引入对预防艾滋病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测评等管理环节;倡导预防艾滋病机构在关注志愿者数量的同时,更加重视培育志愿者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志愿服务成效;呼吁跨文化研究与公共卫生领域加强交流合作以促进预防艾滋病成效。作者对本研究局限性做了分析,对深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